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93章 考功初试量才录用(第1页)

第693章 考功初试量才录用(第1页)

南郑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秩序的重建却刻不容缓。

平定阎圃等人的叛乱,虽然以雷霆手段扫清了最直接的障碍,却也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行政体系更加残破不堪。

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士族,或被清洗,或暂时蛰伏,留下的权力真空,必须尽快由忠诚且有能力的人来填补。

我深知,仅仅依靠徐庶、石秀、老吴以及孙尚香带来的少数精锐,是无法真正有效治理这片广袤土地的。

新政的推行,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吏去落实,去丈量田亩,去核算赋税,去调解纠纷,去传达政令。

这些人从哪里来?

沿用旧例,依靠地方推荐?

那无异于请狼入室,让那些心怀不满的旧势力卷土重来。

我费尽心力打破的门阀壁垒,绝不能再以这种方式被重新垒砌。

“元直,”

这日,在太守府略显空旷的议事厅内,我对徐庶说道,

“南郑初定,百废待兴,然则吏治之弊,尤为急迫。

各曹司虽有雏形,然人手短缺,且多为军中识字之人临时充任,长此以往,恐难以为继。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徐庶显然也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沉吟片刻,道:

“主公所言极是。

然仓促之间,创立如朝廷察举、征辟一般的完备制度,恐非易事。

且我等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若动作太大,亦恐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他的顾虑。

“我并非要一步登天,建立什么宏大的选官体系。

我的想法是,先从解决燃眉之急入手,举办一次小规模的‘考功’,不问出身,不看门第,只考实务,量才录用。”

“考功?”徐庶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主公的意思是……类似考核功绩?”

“不完全是,”

我解释道,“‘功’,既指过往的功绩,更指未来的潜力,也就是‘能力’。

我们要考的,是他们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是对我们新政的理解程度,是对律法的基本认知。”

我顿了顿,继续道:

“考试内容要务实。

比如,给他们一段混乱的户籍记录,看他们如何整理归纳;

给他们一块模拟的田地数据,看他们如何按照‘军功授田’的原则进行分配;

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例,看他们如何判别是非;

再比如,让他们解读几条邸报上的新政要闻,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和目的。”

徐庶的眼睛越来越亮:

“主公此法甚妙!

不考经义辞赋,专重实务吏能,正合当下之需!

如此一来,既能避开与传统选官制度的正面冲突,又能真正筛选出我们需要的人才。

且考试内容与新政息息相关,也能反过来促进新政的宣传与理解!”

“正是此意。”我微笑道,

“考试范围不必太大,先面向南郑城内及周边的吏员、军士、乃至略通文墨的平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