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坐等粮尽援绝,不如放手一搏!”
从荆南调粮,距离遥远,耗资巨大,且极易暴露我们的底细。
但此刻,这几乎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只要能撑过这最艰难的二十天,等到荆南的粮草抵达,我们就能彻底扭转颓势!
“喏!属下立刻去办!”徐庶不再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接下来的十几天,整个南郑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无声的战场。
官府的常平仓外,依旧排着长队,但百姓脸上的焦虑减少了许多,因为他们每天都能买到平价粮。
邸报一日数刊,不断揭露着士族的阴谋,公布着捉拿到的不法之徒,
虽然识字的人不多,但口耳相传之下,官府的公信力在缓慢而坚定地回升。
锦帆卫和玄镜台的暗探如同黑夜中的幽灵,频繁出动,几次打掉了士族试图组织的抢粮和破坏行动。
孙尚香更是亲自带队,护送了几批从乡间收购来的粮食入城,
她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和强悍的武力,极大地威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之徒。
然而,暗地里的较量更加惊心动魄。
士族们并未放弃。
他们开始更加隐蔽地收购粮食,甚至不惜重金从更远的地方调运,试图与我们进行长期的消耗战。
黑市的粮价虽然被压低了一些,但依然维持在官价的两倍以上,顽固地吸引着那些贪婪或心存侥幸的人。
市场上,关于官府“外强中干”、“粮草即将告罄”的谣言从未停止。
每一天,我都密切关注着府库粮草的消耗数字,那个不断减少的库存量,像一把悬在我头顶的利剑。
每一天,我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荆南的消息。
这是一场意志与资源的双重考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时”。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十天,第十二天,第十四天……
府库的存粮已经下降到了警戒线。
军中虽然靠着之前的缴获和严格的配给还能维持,但城内百姓的供应已经开始感到吃力。
空气中再次弥漫起紧张和不安的气息。
连徐庶的脸上,都多了几分掩饰不住的忧虑。
就在我们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第十五天的黄昏,
一个风尘仆仆的玄镜台信使,带着一身泥泞,冲进了太守府。
“报——主公!荆南粮队已抵达褒水谷口!预计明日即可入城!”
那一刻,我紧绷了半个月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
我猛地站起身,只觉得一阵眩晕,幸好及时扶住了桌案。
赢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粮价博弈,我们终于撑过来了!
虽然代价巨大,虽然士族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
但至少,我们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守住了民生这条底线,也向整个汉中宣告了我们绝不妥协的决心!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向窗外渐渐沉下的夕阳,
那血色的余晖,仿佛预示着一场残酷斗争的暂时落幕,
也映照出新政权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艰难生存下来的坚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