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来牵头,组织一支“孙刘联合先遣军”,试探性地向汉中方向动攻势,这在逻辑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这既能向曹操施加压力,又能为将来孙刘两家瓜分天下(如果可能的话)提前落下棋子。
孙权未必真的对遥远的汉中有多大兴趣,
但他乐于看到有人去削弱曹操,去给刘备制造潜在的麻烦(比如分薄兵力,或者在战利品分配上留下争议)。
而刘备那边,诸葛亮深谋远虑,或许也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但只要我将“联合行动”的旗号打得足够响亮,他为了维持联盟,也不好公开反对。
这,就是我攻略汉中的“合法性”外衣!
那么,孙尚香的角色呢?
有了“孙刘联合攻略汉中”这个“更高”的战略目标,孙尚香的联姻问题,就有了全新的解读空间!
我可以利用我的“江东参军”身份,正式向孙权提议:
此次北伐汉中,任务艰巨,风险极大,需要一位既勇武过人、又深得吴侯信任的将领,参与先遣军的指挥,
以彰显江东对此战略的重视,并确保行动的成功。
而这位理想的人选,舍孙尚香其谁?
她的武艺众所周知,冠绝江东年轻一辈。
她的身份是吴侯胞妹,代表着孙权的意志,足以震慑军心,
也能在名义上与刘备一方派出的将领(如果有的话)平起平坐。
最关键的是,将孙尚香“借调”或“委派”至这支北伐汉中的先遣军中,服务于“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的更高战略目标,
这在政治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这不是悔婚,而是为了更重要的军国大事,暂时将儿女情长(联姻)搁置一旁。
这不是孙尚香抗命,而是她响应兄长的号召,为国效力,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这不是打刘备的脸,
而是告诉他,我们江东为了联盟大业,连吴侯的亲妹妹都能派上最危险的前线,你刘备难道不该更加积极配合吗?
如此一来,孙权保全了颜面,甚至还能落得一个“顾全大局”的名声。
鲁肃等主张联吴抗曹的重臣,也会支持这个“更能体现联盟价值”的方案。
而孙尚香本人,更是摆脱了被包办婚姻的命运,得到了一个施展抱负、证明自己的机会,
她没有理由不接受,甚至会主动争取!
吴国太那边,看到女儿不用远嫁,而是去执行重要的军事任务,
虽然担心,但比起让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老男人”,或许更能接受一些。
至于我陆昭,则兵不血刃地化解了联姻危机,将一个烫手的山芋变成了一张王牌,
不仅为自己即将开始的汉中攻略赢得了一位强大的武力臂助,
还进一步巩固了我在江东和刘备集团之间“特殊桥梁”的地位。
一石数鸟,堪称完美!
这,就是我的破局之策!
利用逆向思维,跳出联姻本身的桎梏,将问题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再利用我的身份和预设的“汉中攻略”计划,为孙尚香的脱身和加入,
找到一个冠冕堂皇、各方都能(或不得不)接受的理由!
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中的郁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智珠在握的畅快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当然,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精心的运作和巧妙的说辞。
如何说服孙权,如何协调鲁肃,如何引导孙尚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但我有信心。
因为这个计划,切中了所有关键人物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和顾虑,并给出了一个看似都能获利的解决方案。
夜色依旧浓重,但我的眼前,却已然一片光明。
通往汉中的道路上,那道英姿飒爽的倩影,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