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奇点头赞同道,“看起来部落的人口很多,但被这些村子或者营地一分,立马就少了很多,有些村子的人数跟之前部落时的人数差不多,你让他们怎么去建设?”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根据今天的汇报,再加上前段时间从临海营地、白骨洞、灰村以及朝阳营地传回来的书信,统计完成后,整个熊部落的族人数量,达到了68oo余人,估计明年就能突破7ooo,甚至能往8ooo的数字上靠。
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就是部落族人的生育,以及从其他部落交换而来。
部落适龄的青年男女数量为数不少,而且部落一直鼓励大家交往,村子与村子之间的交流次数也不算少,故而今年有两百多对族人,从宗庙这里领取了象征结亲的铜牌。
还有一部分族人,则跟其他部落的人员结亲,但凡是与熊部落族人结亲的其他部落人员,都会由熊部落出面,用相应的物资,去把外部落的人员给换回来。
这也导致很多部落的女性,都以嫁给熊部落为最高追求。毕竟只要能跟熊部落的男子结亲,就已经是熊部落的一员,自然能享受熊部落给族人的各种待遇——当然,也要遵守规定和履行义务。
结亲的人多,生育的女性也自然就多。部落可没有什么控制生育的想法,而是鼓励生育。熊洪很清楚,现在部落的这点人口,放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连一朵水花都激不起来。而且为了将熊部落的文化或者文明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口作为基数。
“各个村子今年结亲的人数也有不少,新生儿也挺多,不过他们离本部有些远,像本部这种育儿园,也就没办法享受到。”
熊巫捻着下巴上已经有半掌长的胡须,眉头一皱,“这样也不是办法,大家都是熊部落的族人,就算不能完全得到这种照顾,那也要想办法给他们一定的帮助,不然他们生完孩子还要自己带,还要完成部落的生产任务,这不是很难的事情吗?”
“不错,这些问题在一些村子里的确开始生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熊黑对熊巫的态度也很是赞同,毕竟他们教育院委派教授在各个村子负责授课的时候,的确有些族人,既要照顾孩子,还要完成部落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部落不是有相应的规定吗?按理说这种事情,就算生,也不会有这么严重吧?”
熊大将信将疑,正如他说的那样,部落对生育的鼓励和照护很是丰厚:女性族人从确定怀孕的那一刻起,就不用干重活,每日干的活计,也不会过正常的工作量;在预计生产前的一个月里,基本上只要干小半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在部落里休息即可;
而在生产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部落或者村子,都会给她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新生儿的照护,委派有生产、照护孩子经验的妇人去帮助这些产妇。
在生产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基本上是不会给安排什么工作任务的,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带孩子,而且还会有族人帮忙。
一直到这些孩子过三个月,身体健康,在本部,白天的时候,就会由熊枝他们负责的育儿园,代为照护。让孩子的父母,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但这是在本部,在各自的村子里,除了在食物和照护上有所体现,其他的地方,以各自村子的条件,几乎是没办法完成的。所以这也是很多村长反应的实际问题。
“问题倒不是很严重,相比较之前部落时的待遇,这些新结亲或者生产的女性族人,已经算是很好了,跟其他部落相比,我们部落对他们的照护,简直是在天上。”
“嗯,本部这边照护的经验,自然不能完全照搬到各个村子,所以,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村子的女性和婴孩也能跟本部这边差不多,享受到这种照护。”
熊洪点点头,除非整个部落的族人全部集中到一起,否则在每个村子实行这种照护的方式,是完全不现实的,不说能不能实现,光是为此付出的物资、人力以及时间,就会将部落给拖垮。
况且,不管是最底下的村子也好,或者是本部这边,对女性产妇以及婴孩的照护,熊部落基本上都做的很好,族人们都反应,这要比以前生完孩子,任由自己照护好的多了。
当然了,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村子里面的族人见到本部的这种照护方式,自然也会有些不平衡,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下。
“那可以这样办啊,只要是快生产的女性族人,近一点的就接到本部,稍微远一点的,可以往水村或者黑齿村去待上一段时间,直到这些孩子出生三个月以上,再带回原来的村子。”
熊二的想法很是直接,既然部落没有办法在各个村子都使用本部这种照护的方式,那就把这些需要照护的族人,给送到有条件的地方,不就可以了。
“况且,现在部落的交通也很方便,乘牛车的话,差不多两三天,就能从村子到达本部、水村或者黑齿村了,沿途的村子和营地,也能作为临时休憩的地方。”
“办法是很好,可那些即将临盆的产妇能经得起这样的颠簸吗?”熊奇对此持反对的态度,他从牛马谷往本部来看病的时候,沿途的颠簸让他这个男性都有些受不了,更别提那些怀着身孕的女性族人了。
“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