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些麻皮还不是全部给我们纺织坊织布,制作麻袋、麻绳,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麻皮的供应现在最紧张。”
熊角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即便羽落、草苗、熊皮队长他们在东边部落种植了一些麻,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差了一些。”
“嗯,这件事我们后面会说的,只要你们纺织坊能忙的过来,原料供应自然不能成为限制你们生产的环节。”
熊洪点点头,看向石雪,“石雪队长,你们的任务恐怕又要增加一些了。”
石雪和熊石互相看了一眼,但也只能摇头苦笑,“好的族长,今年的种植计划,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熊角队长的要求,我们自然会想办法去解决。”
“如此甚好!”
熊巫也点点头,赞叹地说道,“我们部落族人之间,自然要互相配合,不然这些生产,我们该如何做好?”
“好,熊角你继续说。”
“纺织坊的女性族人们,现在对新的器械使用都不是太熟练,正好麻皮也不多,我便想着,是否可以在春耕之前,减少麻布的生产,让大家对这些器械学着如何去使用?”
纺织坊前段时间才把梳麻机给整理出来,正如熊角所说,这些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纺织工坊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也让纺织的队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居然无所事事。
而熊角的考虑,也符合熊洪的想法,既然生产现在因为原料问题陷入停滞,那不如趁着这个时间,让族人们熟悉这些纺织工具和纺织流程,以便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
故而熊角的提议,当即获得了批准。
接下来,部落的各个工坊,都对熊族一年做的事情做了一个总结,也对明年准备做的事情说了一下大致的规划。
比如制盐坊,今年因为有海盐的涌入,每个月,熬煮提炼的精盐数量,达到了2ooo斤,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
再比如木材加工工坊,由于技艺的提升,加上部落的重视,现在每个月都能给部落提供上千块符合条件的“标准板材”。
除了这些工坊,部落的教育院、巫师院、明观院、伤病坊等等,都做了非常具体的汇报,让在座的村长们都明白了过来,部落的展壮大,不是靠一个两个族人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熊洪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经验,也需要一批听他命令的族人,也需要一批辛勤劳作的族人,去执行去实施,否则光靠他自己,是永远完不成这么多工作的,部落展也达不到现在的规模。
让大家感兴趣的,是造船坊和伤病坊:造船坊现在开始设计能够沿着海岸跑的船只,准备替换掉现在部落最为简单的小船,只要熊洪和熊巫确定没问题,材料准备齐全之后,那就可以开始制作;
伤病坊倒不是说自己治好了多少人,而是又现了多少药材,什么样的药材能够治病。
总之,很多村长是第一次知晓,原来部落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另外,让大家格外关注的,就是部落以及各个村子的“基建”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多,各个工坊、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材料,大部分都得依靠运输队伍,从各个村子或者矿场运输出来,自然离不开道路和各种建筑。熊二目前兼任部落的基建工作,便将部落现在的道路情况、房屋建设情况,都告诉了在场的村长们。
接着,熊雨和熊欣也对运输队伍的车辆情况进行了介绍。
除此之外,部落的教育院,公布了这次部落考核的结果,并计划从明年开始,统一各个村子的授课“教材”,直接由本部教育院挑选“教授”,派往部落的各个村子。
这些教授们,不仅仅要负责对这些村子的孩童进行教育,也要负责每晚的“晚间学习”,各村的村长、队长必须配合,每年秋收之后,会将符合条件的族人都拉到本部,或者就近组织考核。
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简练和便于理解,部落的明观院,所陈述的内容让人很难理解,不过考虑到他们一向如此,便也没人去在意。
况且,明观院虽然不生产什么具体的物资,但对于各个工坊、村子的技术支持,却是没有断过,也正是因为有他们,部落的生产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时间就在这种讨论中不断地消耗,等部落族人说完印刷坊的成果之后,天都快黑了。
部落集议的第一天,就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汇报中度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