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冰冷的声音突然通过耳机传入他几乎嗡鸣的耳朵。
易普拉欣一个激灵,猛地清醒了一些。
“你的步频乱了,呼吸方式错误。采用三吸两呼的节奏,重心前倾,用大腿和核心力,而不是用小腿去蹬沙地。调整!”
露娜的指令简洁而精准,没有丝毫鼓励,纯粹是技术性指导。
易普拉欣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尝试按照露娜的方法调整。
起初非常别扭,甚至更累,但坚持了几百米后,他现效率似乎真的提高了一点,对体力的消耗也有所降低。
他心中闪过一丝诧异,没想到这位冷酷的顾问竟然会出言指导他这种落后分子。
最终,这漫长的五十公里,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才结束。
当露娜站在终点坐标点,看着手下这群几乎瘫倒在地、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的士兵时,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在她看来,这个度简直是蜗牛爬,但这就是现实,她只能在这些“矮子”里面挑选相对能用的。
易普拉欣是倒数第十几个到达的。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他直接瘫倒在地,剧烈地干呕着,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肺叶如同撕裂般疼痛。
但他做到了,他没有被淘汰。
第一周的时间,就在这种极高强度的磨损下飞流逝。
每一天都是对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拂晓前的5o公里沙漠负重行军成了每日固定的“开胃菜”。
易普拉欣逐渐适应了沙漠的行进技巧,虽然依旧艰难,但他再也没有落到最后几名。
他学会了分配体力,学会了利用地形,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忍受无休止的痛苦和疲惫。
他的眼神越来越锐利,带着一股狼一样的狠劲。
白天的综合体能训练更是花样百出。
斯巴达式的crossFit课程让他们在沙地里翻滚、扛着原木奔跑、拖着沉重的轮胎前行;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让心跳始终处于爆表边缘;
巴西柔术和kravmaga的近身格斗训练,则让易普拉欣吃尽了苦头。
他野路子的打法在系统性的格斗术面前破绽百出,每天都被摔打得鼻青脸肿。
但他每次被击倒,都会立刻爬起来,眼神凶狠地再次扑上,甚至会在休息时间偷偷模仿练习,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顾问们都暗自点头。
冷水生存训练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型冷水池中进行。
露娜要求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水下装备组装、逃脱捆绑等,旨在磨砺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冷静和操作能力。
易普拉欣出身加沙,对水并不陌生,但这种刻意制造的低温环境依然让他痛苦不堪,嘴唇冻得紫,肌肉不受控制地颤抖,但他每次都坚持到最后。
下午的基础武器训练是易普拉欣相对擅长的领域,但他同样投入了十二分的努力。
R-14m步枪的极端条件故障排除,他会在其他人休息时,独自一人反复练习蒙眼拆解组装,手上被冰冷的金属零件划出无数口子也毫不在意。
每天1ooo以上的实弹射击,他不仅是完成数量,更是精益求精地研究不同距离、不同环境下的弹道,默默记录着数据。
他的射击成绩稳步提升,从一开始的中等偏上,逐渐稳定在了前列。
射机枪的压制战术和弹药更换,他反复练习,追求最快的度和最稳的姿态。
夜晚的理论课程对易普拉欣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他受教育程度有限,很多军事术语、地图符号、弹道学原理对他来说如同天书。
但他拿出了比体能训练更狠的劲头。
他几乎是缠着蜂医和其他稍有文化的队友请教,用最笨的方法死记硬背。
别人晚上1o点下课可能还会有点自由时间,他却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三四点,就着微弱的台灯灯光,啃着那些晦涩的教材,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他的理论考试成绩起初惨不忍睹,第一次闭卷考试甚至不及格,得到了第一次警告。
但他没有气馁,第二次考试,竟然勉强爬到了及格线边缘。
每一天的伙食补给时间,对学员们来说如同战斗。
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巨大,每个人都饥肠辘辘。
大多数人会尽可能多地摄取食物,然后抓紧时间休息哪怕十分钟。
但易普拉欣是不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