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恢复其部分退役军人待遇(《军人保安法》第5条之2)。”
检察官对此进行了反驳,强调纪律的严肃性和被俘本身对军队士气的负面影响,但措辞似乎不如之前那般强硬。
法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法官翻阅电子文件的声音。
最终,经过合议(虽然线上合议的过程并未展示),主审法官抬起头,目光透过屏幕,仿佛能直视露娜的灵魂。
“本庭宣布裁决如下:”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安静的舱室里回荡,“经审理查明,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但量刑时未充分考虑到案时之极端战场情境及当事人被俘后之表现。鉴于当事人金卢娜在被降级期间,于莫斯塔尔防御及重建工作中确有重大贡献,表现突出,符合戴罪立功之条件……依据《gtI军事司法通则》及《大韩民国军事刑法》相关条款……现裁定:撤销原gtI巴尔干战区军事法庭关于金卢娜降为列兵之判决……恢复其陆军中尉军衔……并就其在莫斯塔尔期间之工作,予以通令嘉奖……”
声音落下,露娜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身体微微晃了一下。
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失态,但眼眶却无法抑制地迅泛红。
中尉……
虽然不是少领,但不再是列兵了……
那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的耻辱烙印,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旁听席的小窗口里,夜莺激动地捂住了嘴,蜂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乌鲁鲁挥了挥拳头,深蓝也轻轻点了点头。
唯有判官,依旧面无表情,只是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极其轻微地眯了一下。
“庭审结束。”
法官敲下了法槌(虚拟音效),屏幕随之暗下。
舱室内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露娜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她呆呆地坐了几分钟,才缓缓抬起左手,触碰着屏幕上那已经消失的法庭界面,仿佛想要确认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
几天后,露娜的骨折伤虽未痊愈,但已无需时刻固定。
她穿着洗得白的旧军服(肩章位置空空如也),慢慢行走在莫斯塔尔城区的街道上。
阳光很好,驱散了不少寒意。
眼前的景象,与两个月前相比,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规模的建筑残骸已经被清理完毕,破碎的砖石瓦砾被运走或就地掩埋,街道被粗略平整过,至少可以通行车辆。
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依旧触目惊心——
烧得漆黑的建筑骨架、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巨大而狰狞的弹坑……
整座城市,依然是一片巨大的废墟,只是从“混乱的废墟”变成了“清理过的废墟”,离“重生”二字,还遥遥无期。
她此行的目的是前往临时清理出来的市政厅广场,参加新成立的“莫斯塔尔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
这个委员会由gtI军方代表、幸存的本地官员以及难民推举的代表共同组成,旨在协调战后重建的最初步骤。
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是面容憔悴但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难民。
看到露娜走来,许多人自地让开道路,并向她投来感激和尊敬的目光。
这两个月里,这个拖着伤臂、总是冷静协调物资、制止冲突、甚至亲自参与清理工作的前“列兵”,赢得了他们自内心的认可。
会议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里举行。
气氛热烈而有些混乱。
几位被推举出来的、较有威望的难民代表情绪激动,轮流表着长篇大论的讲话。
一位白苍苍、曾是本地中学教师的老者,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感谢gtI……感谢像露娜小姐这样的军人……没有你们,我们可能早就冻死、饿死在这片废墟里,或者被哈夫克残忍杀害了……这座城市需要重建,需要秩序,需要有人阻止哈夫克的种种暴行……我们支持委员会的工作,支持露娜小姐担任重要职位!她了解我们的疾苦!”
一位之前组织难民自救的克族妇女接着说:
“我们需要水,需要稳定的食物,需要药品,需要让孩子们能重新读书的地方……露娜小姐在这段时间里证明了她的能力和善良!我们相信她!”
一位失去了一条胳膊的波什尼亚克族工匠也大声道:
“我们不能永远靠救济活着!我们也是有手有脚的波黑人!我们需要工作!需要重建我们的家园!让露娜来参与管理,我们放心!”
露娜坐在一旁,听着这些质朴甚至有些絮叨的言,心中暖流涌动,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了几分。
她并没有太多管理城市的经验,但此刻,她无法拒绝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