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完成,两人不敢多留,立刻驾车返回。
回到营地,露娜立刻将自己关进了临时搭建的、由几个集装箱拼成的“实验室”里。
她面对的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何分析这些微量样本,并匹配到可能的地面类型?
她先通过战术终端,连接了gtI后方有限开放的物资和地质数据库,送了急需的精密分析仪器清单——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显微成像系统、甚至小型光谱仪……
这些东西在莫斯塔尔这座废墟城市里,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露娜没有放弃。
她带着夜莺,立刻赶往莫斯塔尔大学早已破败不堪的理工学院大楼。
这里在战前或许拥有一些设备,但现在……
只有倒塌的墙壁、破碎的玻璃和厚厚的积雪灰尘。
“分头找!重点找材料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地质实验室!”
露娜下令。
搜寻过程如同大海捞针。
大多数仪器早已被毁或被抢。她们不得不砸开几处锁死的仪器储藏室大门,在里面仔细翻找。
最终,在一位听说gtI需要帮助而主动前来、战前是莫斯塔尔大学化学系的克族老教授的协助下(老教授虽然行动不便,但眼神中透着知识分子的执着),她们竟然奇迹般地从一堆废墟和废弃设备中,凑齐了一套勉强可用的、极其老旧但核心功能尚存的分析设备。
老教授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残存的化学试剂和标准样本。
接下来的过程,对露娜来说是一场极其艰辛的现学现卖。
她并非地质或材料专家,只能依靠老教授的点拨、数据库里的有限资料、以及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电子工程师对数据的敏感,艰难地操作着这些陌生的仪器。
“xRF显示硅、钙、铝元素含量较高……符合混凝土特征……但微量元素比例……锶含量异常……还有这种结晶形态……”
她对着显微镜,眼睛酸涩无比,不停地对比着数据库中的资料。
“老教授,您看这个晶体结构……是不是有点像……某种早期高标号水泥的水化产物?”
“还有这个微量元素图谱……是不是暗示所用骨料来自某个特定的采石场?”
过程繁琐而枯燥,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但她锲而不舍,将样本处理、上机、分析、比对、再处理……
夜莺则一直守在外面,警惕地注视着周围。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和数据分析后,一个极其罕见的、匹配度高达91%的混凝土配方模型出现在屏幕上。
数据库显示,这种配方特征,指向了一种大约3o-4o年前,在前南斯拉夫时期某些特定军事工程中使用的高强度、快干、带有特殊防侦察添加剂的特种混凝土。
“三十年以上的……特种军事混凝土地面……”
露娜激动得手指都有些颤抖。
“不是普通仓库……是地堡!是永久性防御工事!或者……高度机密的指挥所、通讯站!”
她立刻意识到,之前现的那个半地下仓库,可能只是一个幌子或者前进基地。
猛虎和白鹰真正的巢穴,很可能隐藏在某个更深、更隐蔽、使用了这种特种混凝土建造的、未被标注在普通地图上的冷战时期地堡之中!
“查!查所有关于前南斯拉夫在莫斯塔尔周边山区建设的军事地堡、秘密指挥所的机密档案!”
这些档案恐怕早已散佚,或者深藏在贝尔格莱德的某个绝密档案室里。
然而,老教授浑浊的眼睛却亮了一下,他颤巍巍地指向大学图书馆的方向:
“档案馆……地下……战前……我们偷偷备份过一些……关于本地历史的……微缩胶卷……不知道……还在不在……”
希望,再次如同黑暗中的烛火,微弱却顽强地亮了起来。
露娜知道,她正在接近真相,接近那群幽灵的老巢。
尽管狡兔三窟,但只要他们留下过痕迹,就一定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