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是整齐划一的“兵营”。
他比较关心的其实是士兵宿舍后的——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宿舍,而是一个个排列紧密的、如同大型服务器机柜的“充电维护坞位”。
大量处于非执勤状态的机兵如同休眠的金属雕塑,静静地矗立在坞位中,外骨骼连接着能量输送线和数据接口。
只有少数机兵在通道间无声地巡逻。
庞大的军火库如同钢铁森林,里面整齐码放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备用武器模块、外骨骼配件以及各种型号的无人机。
自动化的机械臂在轨道上移动,进行着精确的存取和转运。
设施完善的战地医院亮着无菌的冷光灯。
隔壁的“康复中心”则显得更为奇特,里面是一个个独立的金属平台,上面躺着受损的机兵,机械臂正在它们身上进行精密的焊接、零件更换和程序调试。
受损严重的则被送入更深处的拆解回收流水线。
餐厅区域相对安静,此时并非用餐时间。
但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防弹材质),可以看到里面环境整洁,甚至摆放着几盆耐阴的绿植。
这显然是给人类官兵准备的“绿洲”。
整个地下堡垒的四周和关键节点,布设着密集的自动哨戒炮、重机枪阵地,厚重的合金防爆门和能量屏障生器随处可见。
通道设计复杂,如同迷宫,充满了致命的交叉火力点。
最令人震撼的,是位于堡垒侧翼、通过厚重防爆玻璃墙隔开的巨大空间。
那里,是真正的“心脏”——
机兵与武器生产线。
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流水线上,金属骨架被机械臂组装,装甲板被焊接,传感器被安装,aI核心被植入……
一台台崭新的oo3外骨骼机兵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旁边还有专门的区域在组装“奇美拉”步枪、mbs系列机枪的枪管,以及为“秘源机兵”适配的武士刀刀柄。
整个空间充斥着焊接的火花、金属的撞击声和流水线运转的单调节奏,充满了冰冷的生产力。
斋藤在几名参谋人员的陪同下,漫步在这个庞大的地下王国中。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如同巡视自己领地的君王。
“指挥中心的冗余系统做得很好,通讯节点分布合理,抗干扰能力优秀。”
“军火库的自动化存取系统效率提升了15%,值得肯定。”
“生产线三班轮换,产能稳定在预设峰值。新的aI核心适配测试进展顺利。”
“康复中心的模块化维修平台设计巧妙,平均修复时间缩短了22%。”
……
他每到一处,都给出简洁而精准的评价,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陪同的参谋军官只是微微躬身,吩咐旁边的机兵做好记录。
它们的电子眼中数据流闪烁,将旅团长的评价录入核心数据库,作为后续优化的依据。
最后,他们乘坐一部专用的重型升降平台,穿透了厚厚的地层和钢铁结构,抵达了地表——
位于钢铁厂核心区域,一座巨大的、仍在运转的高炉脚下。
升降平台的门打开,一股灼热的气流混合着浓烈的硫磺、焦炭和金属粉尘的味道扑面而来,与地下堡垒经过滤的清凉空气形成强烈反差。
巨大的噪音瞬间充斥耳膜——
那是高炉内部熔融铁水翻滚的咆哮、鼓风机的嘶吼、蒸汽管道喷的尖啸,以及远处持续不断的、闷雷般的炮火轰鸣。
这里如同钢铁巨兽的腹腔。
高炉本体像一座巍峨的黑色山峰矗立在眼前,炉体上密布着粗大的管道和复杂的钢结构支架,锈迹斑斑却又坚固无比。
炉顶的巨大加料口不时开启,将混合着矿石和焦炭的原料倾泻而下,出震耳欲聋的轰响。
赤红色的炉火光芒从炉体的缝隙和观察口中透射出来,将周围弥漫的灰色烟尘染上一层诡异的橘红色。
滚滚浓烟从高耸的烟囱中喷涌而出,如同巨大的黑龙,融入斯梅代雷沃上空那早已被战火染成污浊的铅云之中。
斋藤似乎对这恶劣的环境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