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的喧嚣余韵尚未完全散去,百货大楼里的工作却已迅回归正轨。
节后盘点、补货、制定新一年的采购计划,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林软经过一个年关的“锻炼”,在采购部似乎也更被认可了几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这日,采购三组开会。
王平兰拿着一份文件,眉头微蹙:“开年第一个任务下来了,山省运县那边有个服装厂和纺织厂,是兄弟单位。原本指望他们年后能提供一批春夏季的新布料和成衣,但刚接到电话,好像他们那边生产出了点问题,货源可能跟不上。
上面意思,让我们组派人去实地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如果能解决就尽量解决,确保我们的采购计划不受影响。实在不行,也得赶紧找替代货源。”
她目光扫过底下几个资深采购员。老张咳嗽一声,面露难色:“王组,运县那地方,偏得很,下了火车还得倒三四次客车呢吧?
听说他们厂子效益一直不太好,设备也老。这趟差事怕是费力不讨好。”
另一个老李也接口:“是啊,而且说是去采购,听起来更像是去处理麻烦的,搞不好还得空手回来。”
几个老油条显然都不太想接这趟棘手的差事。
王平兰脸色不太好看,正想硬性指派,却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王姐,要不。。。让我去试试?”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声音来源——正是林软。
她举着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跃跃欲试和一丝沉稳。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老张老李等人交换着眼神,这次倒不全是看好戏,更多是惊讶和怀疑。
这麻烦事,她居然主动往上凑?
王平兰也更加意外了,她看着林软:“小林,你确定?这可不是简单的看样订货,那边可能真有困难,情况比较复杂,你一个人能行吗?”
“王姐,我想去挑战一下。”林软语气诚恳,“组里老师们经验丰富,要处理更重要的订单。我年轻,多跑跑,就算没能完全解决问题,也能把实际情况摸清楚回来汇报,不耽误组里后续安排。而且,万一我能帮上点忙呢?”
她这话说得漂亮,既体现了担当,又留了余地。
王平兰思索片刻,眼下也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让林软去探探路也好。于是她点点头:“好,既然你有这个心,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介绍信、差旅费我让财务尽快办。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到了那边多看多问,情况随时电话联系。”
“谢谢王姐信任!我一定尽力!”林软脸上绽开笑容。
出差手续迅办妥。
林建国和王娟得知女儿要去处理“麻烦”,忧心忡忡,反复叮嘱。
林软安抚好父母,带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前往山省的绿皮火车。
她一个采购员自然是不能住在软卧的,索性赵和平给她开了介绍信,买了硬卧,总算不用两天一夜生生坐着过去。
下了火车,又转了几趟客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运县。
这里比想象中更显陈旧萧条。
她住进县招待所,条件简陋。
刚安顿下来,林软就在脑海中呼唤系统:“十七,扫描一下目标服装厂和纺织厂的实时情况,看看它们有什么问题。”
“好的,软软。”系统迅回应。
原来是纺织厂几台大型梳棉机核心部件老化损坏,导致产量锐减,且县里乃至市里都缺乏维修技术和替换零件。
服装厂也因此缺乏足量布料,部分生产线处于半停工状态。
两厂领导正为此焦头烂额。
林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就这点技术问题?对她这个经历过无数世界的快穿者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