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库里,灯火孤悬。
林琛站在桌前,一动不动,视线在两份卷宗的名字上来回移动。
赵泉。
工部郎中。
一个在太子詹事府里毫不起眼的主簿,一个三年前死于非命的朝廷官员。
两条看似永不相交的线,因为一笔消失的巨款,被强行拧在了一起。
三年前,工部郎中负责督造东宫别苑,然后举家被灭。
三年里,东宫每个月初三,都有一笔巨款通过锦绣绸缎庄,流向一个未知的所在。
取钱的人,是太子詹事府主簿,赵泉。
这不是灭口,这是封口。
用钱,封住一个能让东宫万劫不复的秘密。
而那个秘密,就藏在三年前那桩被草草定性为匪寇劫掠的灭门血案里。
林琛缓缓合上了卷宗。
他没有去找任何人商议,也没有回值房休息。
他将两份卷宗收好,走出卷宗库,径直去了大理寺的书吏房。
几名负责文书档案的书吏正在昏昏欲睡,见他进来,连忙起身。
“林评事。”
“拟一份传帖。”林琛的声音在安静的房内响起,不带一丝温度,“传太子詹事府主簿赵泉,明日辰时,来大理寺问话。”
一名书吏愣了一下:“敢问林评事,所为何事?”
“东宫别苑用度核查。”林琛随口抛出一个由头,“账目上有些疏漏,需他前来协查。”
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理由。
大理寺有核查百官用度的权力,东宫的账目虽然敏感,但查一个具体经手的主簿,合情合理。
书吏不敢多问,连忙取来笔墨,按照林琛的口述,写好了传帖,用上了大理寺的官印。
“派人,现在就送去詹事府。”
“是。”
做完这一切,林琛才提着那盏已经快要燃尽的风灯,回到了自己那间小小的评事值房。
他没有点灯,只是坐在黑暗里,将狄仁杰给他的那份东宫卷宗,一页一页,重新看得更仔细。
……
翌日,清晨。
赵泉站在大理寺的门口,神情有些不安。
他不过是詹事府里一个不起眼的主簿,平日里做的都是些抄抄写写、整理卷宗的活计,何曾与大理寺这种地方打过交道。
昨夜,大理寺的官差半夜敲门,送来传帖,指名道姓要他今日前来问话,把他吓得一夜没睡好。
虽然由头是核查旧账,但他心里总觉得七上八下。
在门口验明了身份,一名小吏将他引了进去,没有去正堂,而是直接带到了一间偏僻的审讯室。
看到这地方,赵泉的心,更是沉了下去。
林琛早已等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