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伏在地上,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御座前那个女人的影子。
大理寺,朱雀大街,绸缎庄……
他只是一个循着法度办事的御史,呈上了一封他认为足以动摇国本的罪证。
可为何,在陛下的口中,这件事竟与大理寺评事林琛抄没一家商铺,有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他想不明白。
这种出他认知范围的朝堂博弈,让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与恐惧。
“臣……臣愚钝。”宋璟的声音干涩沙哑,“臣不知陛下所言何意。”
武则天踱步回到了御座之上,重新坐下。
她拿起那封信,用两根手指夹着。
“宋卿,你是个忠臣,也是个能臣。但水至清则无鱼。”
“这封信,朕收下了。但此事,到此为止。你退下吧,就当今日,你没来过这里,朕,也没见过这封信。”
宋璟猛然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追查?不问罪?
这可是通敌叛国!是太子所为!
陛下为何要将它压下?难道要包庇东宫,任由社稷江山被人窥伺?
“陛下!”他忍不住高声疾呼,“国之将倾,岂能……”
“放肆!”
武则天的声音陡然转厉,犹如寒冬里的冰锥,狠狠扎进宋璟的耳朵。
“朕,还是大唐的天子!朕的江山,还轮不到你来担忧!退下!”
那股不容抗拒的帝王威压,瞬间抽空了宋璟全身的力气。
他明白了。
这不是包庇。
这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更深层次的掌控。
陛下不是不知道,而是她根本不在乎这封信是真是假。
她在等的,是这封信背后,那盘更大的棋。
宋璟叩,额头重重地磕在金砖上,出沉闷的声响。
“臣,遵旨。”
他站起身,步履蹒跚地退出了紫宸殿。
当殿外的阳光重新照在他身上时,他却感觉比殿内的阴影更加寒冷。
他以为自己是执刀人,到头来,却现自己,连同那把刀,都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子。
……
魏王府,密室。
“你说什么?!”
武承嗣一把攥住“影子”的衣领,将他从地上拎了起来,双目赤红。
“你再说一遍!林琛在绸缎庄里,搜出了什么?!”
“王……王爷……”“影子”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恐惧,“是……是一个黑铁盒子。与……与您描述的一模一样。大理寺的人,众目睽睽之下,从柜台的暗格里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