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翎玉已经不在朝臣的选择范围内了。
原因很多,君后,严家,尤家和迟家都往苍梧郡寄了信。
周翎宁大致拼凑出了事情经过。
她二姐周翎玉娶了位出身国公府的正夫,这位二姐夫祖上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家族势力显赫,她的母亲虽然以后不会袭爵,但前途一片光明。
四年前周翎玉二十一,君后考虑着后面还要给周翎平(五皇女)选夫,挑姐姐剩下这个名声不好听。所以给周翎宁选的都是年纪在二十岁左右的郎珺。京中郎珺们一般在十八岁定亲,十九岁成婚,所以二十岁还没出嫁与定亲的郎珺不多,家世出挑的就更少了。
这位国公府的郎珺要强,又属于勋贵,家中和他的目标本来是三皇女夫的位置,最不济也要当个侧夫,但没想到被平时默默无闻的杜慕语(三皇女夫,杜相的男儿)摘了桃子,然后侧夫的位置也被立刻占全了。以他的身份,总不能去当个庶夫,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国公府对三皇女的做法再生气,也不敢表现出来。着急的是自家郎珺的年纪和婚事已经耽搁了,她们正忙着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君呢。
结果自然是没找到,前途正好的女君早早就定下来亲事,剩下的大多都是纨绔与不成气候的……
这时候,君后放出消息,要为二皇女挑选正夫,虽然有宋家那个麻烦侧夫在,但国公府还是迫不及待的把名单递了上去。不出所料,作为其中家世最出挑的人,他中选了。
周翎玉一眼就看中了他……的家世。
成婚没多久,二皇女夫就催促周翎玉多向皇帝讨要差事,还私下里说周翎玉比不上周翎雪,这被宋侧夫的人听到,把话传到了周翎玉的耳朵里。
周翎玉去向自己的夫郎求证,没想到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直言:“二殿下既然知道比不上自己的妹妹,更应该努力奋进,多为陛下办差……”
话没说完,周翎玉拂袖就走,没有给人一丝挽留的机会。
周翎玉平时并不是一个与夫郎计较的人,这从她没少放任宋侧夫肆意妄为就可以看出来。但二皇女夫说的话,戳中了她的心窝子!
比不上自己妹妹是一回事,被说出来是另一回事,还是自己夫郎说的,自己夫郎还与周翎雪有过来往,这更让她“吐血”。
她怎么就比不上周翎雪了?
啊啊啊啊!
周翎玉心里也清楚,夫郎的话可能只是为了激起她奋进,但这话把她的心给伤到了。
两人新婚的热乎劲还没散,心就先凉了。
二皇女夫知道说错了话,跪在周翎玉书房门口道歉。从天明跪到天黑,周翎玉才从书房出来,表示原谅了他。
不过后来,周翎玉对自己的这位正夫就冷淡了下来。
再后来,周翎玉在正夫无所出时,就让后院的宋侧夫生了一个男儿,贵侍(谈画)生了一个女儿。
二皇女府的后院气氛就此紧张了下来。
正夫家里和宋家都铆足了劲想把女儿从谈氏那里抱养过去。
最后正夫仗着嫡父的身份,把孩子抱走了。
孩子虽然抱走了,但玉牒却记在谈氏名下,这让周翎玉很是不满。
她说:“你若想养孩子,就把孩子记在你名下;若不想养,你就把孩子让谈画养,免得日后你俩各自生了孩子,哪边都不亲近她,空惹事端。”
话很有道理,周翎玉看似站在中立的位置,谁也不偏向,但目的还是要孩子。
明眼人都知道二皇女夫不可能把这个女儿记在自己名下,不然以后他生的孩子该如何自处?
这是谈画教周翎玉说的话。
二皇女夫输就输在他与周翎玉的感情已经到了貌合神离的份上,但他出身国公府,也不是吃素的。
他谦卑的俯下身子,恭敬地说:“殿下,侍想着,谈氏出生低微,恐怕教养不好您的长女。侍也不忍心她们父女分离,所以想着带几年,等把孩子的性子养好了,再让她亲近自己的生父。小孩子记性不好,长大了不一定记得侍,谈氏再带段日子,只有她们亲近的,父女哪会离心呢?侍不把孩子的玉牒记在侍的名下,不是为了自己,正是为了她们父女考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