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246章 润物细无声(第2页)

第246章 润物细无声(第2页)

闻苍松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笔尖在纸上划拉着:“教主,那商铺的木料……”

“厚土旗不是有现成的砖瓦吗?”卓青麟看向颜垣,“让颜旗主派些人手,再从学生家长里找些会木工的,管饭就行,工钱从租金里扣。”

颜垣张了张嘴,想说厚土旗的砖瓦是留着修城墙的,可看到卓青麟眼里的光,又把话咽了回去。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乡下跟着爹娘种庄稼,别说读书,连像样的鞋子都穿不上,要是那时候有这么个学堂,他也不至于现在连账簿都看不懂。

“属下这就去办。”颜垣抱了抱拳,转身就走,脚步竟比平时快了些。

殷天正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卓青麟,忽然叹了口气:“教主这是……早就想好了?”

“想什么?”卓青麟弯腰捡起块石子,在地上画了个圈,“我就是觉得,这些孩子要是能吃饱饭,能认字,将来总会有办法养活自己的。总不能让他们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就知道打打杀杀,或者对着圣火坛磕头吧?”

他画的圈歪歪扭扭的,像个没长圆的月亮。旁边的小石头凑过来,用手指在圈里画了个小点:“先生,这是太阳吗?”

“是。”卓青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将来你们长大了,要做比太阳还亮的人。”

商铺盖得很快,巨木旗的人都是老手,砍树、锯板、上梁,动作麻利得像在搭积木。学生家长们也来得踊跃,有会砌墙的,有会铺瓦的,还有个老铁匠,带着三个儿子来打门环,说“不收钱,就想让娃在学堂多认几个字”。

不到一个月,城西就立起了一片整整齐齐的商铺。青瓦白墙,木门上挂着红灯笼,远远望去,像一条卧在地上的长龙。开业那天,卓青麟去剪了彩,用的是把普通的铁剪刀,还是从铁匠铺借的。

商户们挤破了头想租铺子。炎阳城的老掌柜们都精明着呢,知道这是郡府盖的商铺,背后有明教撑腰,而且租金便宜,离学堂又近,学生家长们来接孩子的时候,顺便就能买些东西。

第一个租铺子的是个卖糖人的老汉,他的糖人捏得活灵活现,有孙悟空,有猪八戒,最受欢迎的是捏成“圣火令”样子的糖块,孩子们攥着铜板排着队买。老汉每天收摊后,都会往学堂送一筐糖渣,说是“给娃娃们泡水喝”。

没过多久,商铺就租满了。闻苍松拿着新账本去找卓青麟,脸上笑开了花:“教主,您看!这月租金收了一百二十两,除去给工匠的工钱,还剩九十两!足够学堂半个月的开销了!”

卓青麟正在给高级班讲《格物》,黑板上画着个奇怪的装置,底下的学生指着图小声议论:“先生画的这是什么?像个水车,又不像。”“你看这管子,是不是能引水?”

“这叫‘虹吸器’。”卓青麟用粉笔敲了敲黑板,“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让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他忽然瞥见窗外的闻苍松,摆了摆手,“这节课就到这里,作业是画一个虹吸器的图,明天交上来。”

学生们一哄而散,小石头走在最后,手里拿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虹吸器”三个字。卓青麟叫住他:“怎么不去买糖人?”

小石头把纸往背后藏,红着脸说:“我想把钱攒着,买先生写的《数论》。”

卓青麟心里一动,从怀里摸出本手抄的《几何原本》,递给小石头:“这个送你,里面有好多图,比糖人好看。”

小石头接过来,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转身跑了,书包上的带子一颠一颠的,像只快乐的小麻雀。

“教主,您看这租金……”闻苍松又把账本递上来。

卓青麟翻了两页,忽然指着其中一行:“‘绸缎铺租金十两’,这铺位不是租给张记布庄了吗?他家老板上个月还说生意不好,怎么突然加租了?”

闻苍松脸上的笑僵了僵:“是……是颜旗主说,绸缎铺的地段好,该多收点。”

卓青麟把账本合上,语气沉了些:“让颜垣把多收的三两退回去。”他看了眼闻苍松,“告诉所有旗主,学堂的商铺,一不准欺租,二不准强占,三不准加租。谁要是坏了规矩,就让唐赛儿去查,查出来什么,就按郡府的规矩办。”

闻苍松赶紧点头:“属下这就去说!”

他转身刚要走,就见唐赛儿提着个布包走进来,包上还沾着些泥土。“教主,”她把布包往桌上一放,里面滚出几个黄澄澄的橘子,“这是平乐县的农户送的,说多谢您让他们的娃上学,不然这橘子熟了,连账本都不会记,只能被商贩坑。”

卓青麟拿起个橘子,剥开皮,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督邮巡视的时候,没现什么事?”

“有事。”唐赛儿的脸色严肃起来,“原明教的几个分舵主,在底下偷偷说您‘不务正业,放着教主不当,当孩子王’,还说……还说您改的那些教义,是‘离经叛道’。”

她指的是卓青麟上个月在学堂讲的“明教新义”。那天他站在操场上,对着三千多学生和教谕说:“咱们拜火,拜的不是火,是光明。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间带来光明,这才是咱们该敬的。光明是什么?是识字,是算数,是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地为什么会生粮……”

当时就有个老教谕跳出来反对:“胡说!明教的根在波斯,明尊才是唯一的神!你这是篡改教义!”

卓青麟没跟他吵,只是让人把老教谕带到藏书阁,给他看那些用波斯文写的残卷,里面记载着波斯明教的“光明”,其实就是“知识”的意思。

老教谕看了三天,出来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每天上课前,都会对着学堂门口的“燧人氏画像”鞠个躬。

“他们想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卓青麟把橘子瓣递给唐赛儿,“你上次说的那个厚土县的娃,叫什么名字?”

“叫狗剩,爹娘都是农户。”唐赛儿接过橘子,脸上露出点笑意,“他现在能背《军阵图》了,还说要给庄旗主改改阵法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