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击掌道:“既然如此,那就不会让他逃走了。”
花荣率领登州骑兵在城外待命,一人三马,加上草原上的猎犬。
况且四周都是察合台的眼线和游骑,可以算是天罗地网。
天祚帝只要出了城,断然没有能够逃脱的道理。
现在该考虑的是不能让他落在金人手里。
长孙信的大本营在城西的华严寺里,这寺庙有四百多间房屋。
如此建筑规模着实惊人。
长孙信暗中联络同族,慢慢的将长孙家族的人口都集中到寺中。
华严寺的主持法号叫作智远和尚,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俗家姓氏是长孙。
杨元嗣看着长孙信事无巨细,全都要亲自过问,很佩服他的谨慎。
天祚帝派出内宫的太监检阅了察合台的骑兵,回报说甚是雄壮。
萧奉先也亲自去看了,却是人马如云,女真骑兵已经退到了百里之外。
天祚帝想着等耶律大石到来后,给阿骨打致命一击。
这样不但可以一雪前耻,还能够重新振兴大辽。
只是上天再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
初三的夜里果然是月黑风高,长孙长虹带着三千死士做着最后的准备。
长孙信虽然智谋绝伦,却基本上可以算作手无缚鸡之力。
现在所有长孙家的人都在华严寺之内,长孙长虹留下了三百人护卫。
长孙长虹是个七尺五六的汉子,身材上下一般粗,铁桶一般。
他手里提着一柄开山大斧,十分沉重。
长孙长虹对着杨元嗣拱手道:“久闻大名,今天晚上正好见识大王的神箭!”
杨元嗣将赤弦弓拿在手中拍了一拍,淡淡说道:“好说!”
刘十三在旁边帮腔道:“如此麻烦,照我说阿哥埋伏在大殿外,一箭射死那什么延禧爽快!”
长孙长虹一呆,也找不出什么话来接茬,只能催促军卒们抓紧时间行动。
长孙家的部队全部在左臂缠了一块白布,在黑夜中分外显眼。
这样的醒目装束是为了避免在金军进城后误伤友军。
大同城虽然没有宵禁,但是到了午夜时分,大街上也只剩了巡逻的军卒。
长孙长虹一马当先,他手里拿着的是城门的换防文书。
文书当然是伪造的,但是上面盖着枢密院的大印却是货真价实。
这文书瞒不过守门的军官,应付街上巡逻的小队却是绰绰有余。
果然那些提着响锣巡逻的小队都被骗过,因为他们是真的去换防。
大同城有四座城门,每一座城门都有两个箭楼。
箭楼上有两个军卒守卫着一座大警钟,如果有敌情敲响警钟,整个大同城内都能听见。
守城门的百夫长见了长孙长虹满脸疑惑,问道:“你们深夜到此何为?”
长孙长虹拿出文书摔在他身上,不耐烦道:“我怎么知道,这里自有萧枢密的文书,你自己看!”
那军官也不恼,拿起文书仔细看了起来,满脸疑惑道:“这文书恐怕有些不妥……”
“有个鸟的不妥?”
刘十三按耐不住,提起铁棍将那军官的脑袋敲的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