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十三听了杨元嗣如此娇柔做作的遣词造句,实在忍耐不住。
花荣看他哈哈大笑,用力给了他一肘子。
刘十三本来不忿,刚想还击,看到杨元嗣瞪了他一眼,只能悻悻退下。
察合台看他们如此表现,心中存疑,不知道自己话里有什么纰漏。
这时候他旁边一个人也快步走了上来,拱手道:“我辈皆是武夫,说话不用如此带着穷酸之气!”
那人有八尺开外的身材,大约三十四五的年纪,脸白如玉,竟然一根鬓须也没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深邃的眼睛,杨元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梁朝伟。
不过这人眼神里比梁朝伟更多了一份智慧。
杨元嗣笑道:“兄长说的没错!定然是一条好汉,敢问尊姓大名?”
“在下长孙信!”
那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杨元嗣,朗声道,“兄弟莫非是杨元嗣?”
杨元嗣这时候才真正的心中震惊,这家伙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看来这几个出去巡哨的骑兵遇到登州军也不是什么巧合。
他暗暗提醒自己,最近事情进行的太顺利了。
草原上的好男儿也并不都是黑罕那样的直肠子。
这个长孙信明显就不太好对付。
杨元嗣上前两步,拱手行礼道:“原来是长孙大哥,闻名久矣,只是不知道如何知道在下的贱名?”
“王爷天下闻名,不用在这里自谦了。”
长孙信一边拉着杨元嗣的手一边说道:“我不但了解你,还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
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大帐走去,察合台跟在后面莫名其妙。
看来长孙信有些事情也没有告诉他。
但是毕竟察合台才是这里的主人,他杀牛宰羊,安排宴席。
登州军的其他人也被安排在其他帐篷里吃肉喝酒,花荣不太放心,也跟了出去。
刘十三紧跟在杨元嗣身边,想看看长孙信这个小白脸搞什么鬼。
察合台的大帐中有一张榆木的大方桌,三人分宾主坐定。
杨元嗣对这个长孙信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是敌是友。
不过这帐篷里一共不过二十个人,凭他和刘十三两个人还是能够控制住局面的。
长孙信先倒了一杯酒,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先干为敬,欢迎王爷远道而来。”
长孙信又给杨元嗣也倒了一杯酒。
“王爷不要疑惑,你且听我解说缘由。”
杨元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十三都没有来的及阻止,察合台却拍手道:“果然是好汉子!”
这酒居然不是草原上常见的马奶酒,倒是跟汴梁的眉寿酒有些相似。
杨元嗣将酒杯放在一边,眼睛盯着长孙信说道:“愿闻其详!”
长孙这个姓氏,从唐朝开始代表的就是出身于贵族。
他们的祖先是草原上的鲜卑人,甚至建立了北魏政权。
后来随着五代十国的乱世,唐朝大一统的民族融合。
鲜卑,作为一个民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但是其中的精英却基本完成了彻底的汉化,甚至形成了门阀贵族。
长孙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现在主要的势力分布在辽国的西京,大宋的西北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