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已经成了昨日黄花,至于大宋边军检查系统,以杨元嗣的地位,他想卖什么能够卖什么。
第一批部落的商队随着达旦的骑兵过了长城,到了代州。
吴阶看着李重山带来的一千多匹骏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等他听到李重山说杨元嗣要将这一千匹骏马直接送给他的时候。
吴阶已经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杨元嗣的要求很简单,让他在代州西北找一个地方,作为交易的榷场。
吴阶马上心领神会,杨郡王这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搞钱上来了。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
况且杨大王是通过正当买卖赚钱,比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虫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
吴阶这人不光是个武将,也非常有头脑。
既然杨大王能够做买卖赚钱,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一念天地宽!
吴阶专门划了一块地,作为榷场,派了五百多军卒维护秩序。
对于远道而来的各部落商人给足了面子和安全感。
饮食住宿都敞开了供应,关键的一点是免税。
部落的商人们都快疯了,一百多年来还听说过有免税这一说。
这个政策也是杨元嗣特别嘱咐吴阶的,大宋最是重文抑武。
但是在代州以北这个地界,根本就没有文官这一说。
代州知州永远待在知州府里,从不踏足边境半步。
毕竟在边境上每天是真要死几个人的,知州大人只负责风花雪月。
至于边境争斗……
朝廷养你们这次刺着金印的丘八是为了干什么的?
李重山并没有在代州停留,他带领着几个侍卫返回了汴梁。
杨元嗣的商业帝国已经在慢慢的建立当中,汴梁就是整个商路的中心。
京城传说,郡王府的张衙内神通广大,不论是化外之地的象牙,香料,还是江南的瓷器、绸缎。
甚至塞外的骏马,名贵的狐裘,东北的珍珠,无所不包。
这些传闻当然有夸大的成分,不过也大差不差。
杨元嗣最赚钱的买卖只有两样,私盐和贩马。
至少现在是这样子。
以前的马匹都是来自渤海,现在可以直接从草原进货。
至于私盐可不是谁都能干的,整个京东东路除了杨元嗣,就只有卢进义了。
现在卢进义都成了杨元嗣的下线了,因为登州的盐场实在是太大了。
登州主要的盐场有巨丰场,这个是供应大宋官盐的。
赵纬纶一口气又设置了黄县场、文登场、福山场三个盐场。
全部都属于郡王的私人产业。
郡王的盐场表面上是靠海的渔村,可不是什么盐场。
至于你说为什么盐田一眼望不到边,
那是你眼睛不好使。
要是还有人坚持,那么他是不想要自己的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