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也拿了一张弓,在杨元嗣身边射了七八箭,已经力气耗尽,呼呼的喘气。
这种战法看着热闹,实际上杀伤力不大。
草原上的骑兵对战,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两军靠近二三十步以内的短兵相接。
所谓五步射面并不是空话,杨元嗣看那些草原骑士,披甲率不足三成,基本都是镶着铁片的皮甲。
他们也没有长枪大戟,近战用的都是三四尺的弯刀,主要还是靠着近距离弓箭对射。
登州骑兵虽然是轻骑兵,却也穿着轻铁甲,游牧骑士的弓箭是射不透的。
杨元嗣看到那狼头大旗之下,有个大胡子在挥舞着弯刀指挥部队前进。
那家伙应该就是泰赤乌部的领吧?
杨元嗣从马鞍山的箭袋里仔细挑选了一支箭,放在赤弦上,向着那大胡子射去。
长箭离弦,出了一种尖锐的响声,既刺耳又具有穿透力。
有那么一瞬间,战场上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了这支箭上。
那大胡子只觉得眼前一黑,利箭就射穿了他的头颅,带出红白色的脑浆。
达旦部的战士们士气大振,大声呼喊道:“梅尔根!梅尔根!”
杨元嗣知道这是蒙语“神箭手”的意思,他将弓收了起来,微笑着向四周点头示意。
娜仁看向杨元嗣的眼神中是藏不住的爱意,自己的爱人果然是草原上的雄鹰啊。
卓鲁看向杨元嗣也是满眼的爱意,那个大胡子叫作术科尔,是个十分难缠的对手。
杨元嗣一箭射死了他,泰赤乌部的骑兵一下子就乱了阵脚。
花宋指挥登州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接冲到了泰赤乌骑兵的阵中。
登州骑兵全是两丈多长的长枪,刺的太赤乌骑兵人仰马翻。
泰赤乌骑兵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他们失去了领的指挥,开始胡乱冲击。
泰赤乌有一万多骑兵,达旦部加起来跟这个人数也差不多,本来双方混战势均力敌。
杨元嗣和登州军骑兵却是个巨大的变数,刘十三挥舞着铁棒,将周围的草原骑兵砸的血肉横飞。
李重山的长枪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没有敌人能够在他手下撑过三合。
花荣带着一百多骑射术最精湛的神射手,在外围射杀那些想逃跑的敌人。
泰赤乌部彻底开始崩盘了,他们开始不顾身边的战友,了狂一样拼命往后边撤退保命。
草原上的战斗没有稳住阵脚这一说,两军对垒,一但落败,就只有看谁跑的快了。
因为逃跑的时候必须将后背留给敌人,这个时候伤亡最大。
卓君可不是个什么仁人君子,眼看泰赤乌部溃退,指挥着大部压上,肆意射杀溃军。
这两个部落本来就是同宗同源,那些泰赤乌部的落单骑兵眼看逃命无望,只能下马跪在地上投降。
卓鲁追逐了一百多里就停住了,回来接受俘虏。
杨元嗣很好奇他要怎么对待这些俘虏,想不到卓鲁的处理办法让他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