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着呢,枸杞不就带刺吗?还有山上的野泡儿,也带刺啊,又能拦路,又能长果儿,多好!”
“照你这么说,还能种刺梨,刺梨刺也多,还好吃!”
枸杞,夏芜知道,可张芳几人嘴里说的野泡儿和刺梨她就不清楚了。
上网一查,才知道野泡儿指的可能是树莓,刺梨就是刺梨,这两种植物确实都带刺,而且营养价值也挺高。
刺梨的花叶果子都可以入药,有健脾消食滋补的效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
树莓和刺梨相比也不差,有些山区农民专门种树莓,即可以提高收入,还可以固化山坡水土,果实能多种加工,树莓汁,树莓酱,树莓酒……
枸杞就更不用说了,市面上各种保健品,一直很受追捧,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更高。
夏芜拍板决定,就种这三种植物充当篱笆墙,同时采纳其他人的建议,在山脚下立牌子安监控,再养些大白鹅!
不过这又是一笔支出啊……
夏芜仰头望天,面带惆怅。
钱啊钱,怎么她前二十年就没感觉钱是那么的可爱重要呢。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夏芜在山上还在发愁去哪弄钱,下山回家一看,朴爷在她家院子里跟爷爷说话,愁眉苦脸的,一看到夏芜回来,又笑起来。
“小芜啊,你那山上的枇杷蜜取过没?”
夏芜摇头,“还没呢,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我都没去看。”
“走走走,跟我上山,咱们爷俩看有多少蜜,我跟你说,有个大客户想要买正宗的枇杷蜜,我一下子就想到你了,给的价高,保你不亏!”
夏芜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多少钱?”
“一斤枇杷蜜两千,你说高不高?”
“这么贵!”夏芜小声惊呼,有些想不明白,“朴爷,这价钱是不是太高了啊?”
“你不懂那些有钱人,两千块钱对他们来说吃顿饭都吃不饱肚子,只要东西好,他们还抢着买呢!”
杨老爷子带着杨弘文,拿上采蜜的装备,跟他俩一起上山。
路上朴爷说起客户买蜜的经过,夏芜才明白过来。
买蜜的是季云舟爷爷的战友,年纪挺大,早年上战场受过伤,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只能静养。最近流感严重,家里小辈去探望他的时候,不小心给老人家传染上了。
年轻人发烧咳嗽几天可能就没事了,可老人家不一样,本来基础就不好,感染上流感就等于在鬼门关走了一圈,说是半个肺都白了,硬是被抢救回来。
救回来后,肺就不怎么好了,气嗓,咳嗽,多痰,又不敢用重药,生怕老爷子有个三长两短。
一时间,给家里人急坏了。
刚好前段时间夏芜给朴爷送去一些枇杷叶,让他闲着没事煮水喝,止咳化痰有些效果,朴爷喝了,他本来就不咳嗽,也没感觉有啥用。
倒是季云舟的爷爷找他聊天,说起自己那个战友的情况,提醒他多注意身体,朴爷才把枇杷叶煮水的事告诉季老爷子。
季老爷子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就想着弄点叶子给他那老战友送去,万一有效果呢,怕送错东西,老爷子自己还先煮水喝了些,觉得好像确实有用。
就想让朴爷再给他弄点枇杷叶。
给季老爷子寄枇杷叶,还是夏芜寄出去的呢。
只是她压根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曲折。
枇杷叶寄过去了,季老爷子的战友也喝了,确实有点用,但效果微乎其微,可能是肺部变白,症状比其他人严重。
朴爷就给季老爷子出主意,让他那老战友买点枇杷蜜试一试。
一来二去的,夏芜的枇杷蜜就被推销出去了。
“人家不差钱,就想让老头少遭点罪。”
到了山上,朴爷戴好面罩,把蜜蜂驱赶开,取出巢脾,“哟,还真有不少蜂蜜呢,发财了发财了!”
枇杷花比草莓花大多了,数量也多,一百多棵枇杷树就这么一箱蜜蜂,它们日采夜采,攒了起码有十几斤蜂蜜。
找东西把枇杷蜜装起来,夏芜看着这些花蜜,犹如看到了无数张红票票,心情那叫一个倍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