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80章 道衍杀机(第2页)

第280章 道衍杀机(第2页)

朱元璋眉头一皱,沉声道:"道衍,照你这般说,此事竟是惟庸的手笔?"

"为何这般大事,朕竟全然不知?"

他目光锐利地注视着面前难得身着官服、恭敬站立的道衍和尚。

道衍无奈地拱手道:"陛下,若非臣寻胡大人不得,无奈之下才来求见,臣也不知此事胡大人竟未上报。"

"番邦外交司郎中之职由胡大人执掌,臣岂敢越级行事?"

朱元璋轻啧一声,意味深长地打量着道衍,很快收敛了惊讶之色,淡然吩咐道:"既然你提起此事,朕不妨直言。"

"朕对惟庸的信任,确实远寻常朝臣。"

"因为朕知道,即便没有朕的叮嘱,他也能将事情办得妥帖。"

"往后番邦外交司仍按旧例行事便是。"

"你的辛劳与功劳,朕都记在心里,日后自有封赏。"

道衍面色微变,抬眼瞥了朱元璋一眼,只得低头应道:"臣遵旨。"

此刻道衍心中懊悔不已。

他原以为趁着胡惟庸不在,借禀报番邦外交司要务之机,能在朱元璋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如此一来,日后便可借皇帝之势,进一步拓展在番邦的影响力。

却不曾想,仅仅一番试探,自己的心思已被朱元璋看透。

更令他意外的是,那位看似不管事的上司,竟是当真不曾将诸多事务上报。

内务自行处置,外务置之不理——这般做派,让道衍啼笑皆非。

大明的俸禄何时变得如此易得?

而胡惟庸不仅安然受之,更难得的是竟能获得朱元璋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

朱元璋冷眼注视着道衍,眼底闪过一丝凌厉。

哼,惟庸此番离京,倒是恰到好处。

这不,刚离开不久,这些蛰伏之人便按捺不住了。

往日竟未察觉,朝中还藏着这等心怀叵测的伪和尚。

借惟庸的安排来试探朕?

还想调动锦衣卫在外的密探?

好得很!

大明疆域尚不足你施展,竟还将主意打到番邦去了?

朱元璋神情已恢复平静,不动声色地朝宋利使了个眼色。宋利会意,拱手退出殿外。

显然,他即刻奉命去彻查道衍的底细。

朱元璋凝视着道衍,缓缓开口:"道衍,你且仔细说说。"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着道衍道:"既然你提到了胡惟庸在番邦的布置,那便详细说说吧!"

"朕也想听听,你在胡惟庸手下,究竟办得如何!"

道衍额间顿时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猛然意识到,此番试探不仅未能如愿,反倒引来了朱元璋的注意。

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带来的并非赏识与重用,而是深藏的猜忌与若有若无的杀机。

此刻的道衍才真切体会到,要获得这位开国帝王的信任是何等艰难。

寻常人连谈信任的资格都没有,唯有埋头做事才是本分。

可惜这领悟来得太迟。

更糟糕的是,若今日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恐怕连重新隐于胡惟庸身后的机会都将失去。

他甚至怀疑自己能否活到胡惟庸回朝之日。

连擦拭冷汗都不敢,道衍深深躬身道:

"启禀陛下,最初是胡大人命臣以商贾之名派遣密探,与番邦通商。"

"此举一则可充实外交司库银,二则商旅身份便于在番邦探听消息。"

"能与大明商贾往来的,必是当地权贵,所知机密自然更多。"

"此计虽是胡大人远见卓识,但具体执行皆由臣负责,虽未建奇功,却也小有所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