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意真是绝妙。
从表面看,这事天衣无缝。
谁不知胡大老爷与皇家交好。
宫中遣散的宫女去他的产业做侍女,伺候官员们,任谁都觉得合情合理。
即便是那些出宫的宫女。。。。。。
"伯父,若是宫女们不愿做这事怎么办?"
朱标突然想到这个关键问题。
只见胡大老爷用看傻子般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殿下何出此言?"
"这些宫女本就到了出宫的年纪。"
"去会友馆当差,既非卖笑也非卖身。"
"何况我给的工钱丰厚,年底还有赏赐。"
"她们怎会不愿意?"
"至于锦衣卫那边更简单。"
"只需偶尔传递些消息,给的报酬不用太高。"
"但这种白拿的钱谁会不要?"
"若是毛骧再设些重要情报的赏银,你看她们答不答应?"
"有钱赚,活计轻松,期限又短,何乐不为?"
朱标闻言,有些羞愧地摸了摸鼻子。
看来是他多虑了。
这么看来,确实没人会拒绝这差事。
这简直就是三方共赢。
最重要的是,皇家也能从中获益。
胡大老爷果然高明!
"对了,记得提醒毛骧。"
"报酬可以少些,但不能不给。"
"否则人心生怨,有消息也不会上报。"
"毕竟锦衣卫的名声,实在不怎么样。"
见父子二人已在商议遣散宫女的事,胡大老爷连忙补充道。
如今这事是胡惟庸最先提议的,该说的还是得说清楚。免得朱元璋这老家伙把事情办砸了反过来怪罪自己,那可真是亏大了。
所以胡大老爷必须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到位。
说白了,就是提前推卸责任。
朱元璋父子听完这番话都愣住了。
朱元璋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他突然想到,毛骧的锦衣卫经费都是从皇帝私库里出的。绕来绕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不过不得不说,胡惟庸的提醒确实在理。要是真生锦衣卫克扣宫女俸禄的事,闹出乱子来受损失的还是他这个皇帝。
想到这儿朱元璋就心烦意乱。
可这事又不能撒手不管。
当然,这些内情没必要告诉胡惟庸。他不过是个闲散无职的普通人,这种大事自然该由皇帝和太子操心。
跟他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