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在一年内做出成绩,免不了要四处求助。
那可是要欠下人情,甚至是天大的人情。
而人情债,有时最难偿还。
但既然这番见解源自胡大老爷的"指点",众人心中自然多了几分计较。
见众人仍在沉思,郭翔继续剖析第二点:"再者,胡相所言说不定哪天好运降临,这个说法,颇值得玩味!"
"咱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大范围的官职晋升来得如此突然,多半是朝了变故。"
"若是寻常调动,风声早该传出来了。"
"否则交接事宜无从准备,后续安排也难办。"
"可这次升迁旨意直接从御前下,除了圣意,本官实在想不出其他缘由。"
"这里就有个疑问:陛下为何突然要提拔这么多官员?"
"总不会像李善长案那样,再来一次大清洗吧?"
提起这事,在座众人虽都曾在那桩案子里获益,仍不免背脊凉。
那场景实在骇人。
前些日子还在眼前趾高气扬的上司同僚,转眼就成了亡魂。
这简直荒谬至极!
偏生在座诸位都尝过其中甜头。
若是有功无过,说不定真能平步青云。
毕竟他们已亲历过一回。
郭翔说到这里,已是殚精竭虑。
"最后一点,胡相说大明永远缺办事的人!"
"依本官看,这就是在安抚我等。"
"照旧例行事,虽不能大富大贵。"
"但保我等仕途坦荡总没问题。"
"换言之,胡相明示我等:圣意未改,我等路子走对了,坚持即可!"
"本官说完了,诸位看看可有疏漏?"
郭翔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眼底已无方才的轻松。
他对胡相知之甚深。
在座众人里,唯有他借公务之便与胡相深谈过几次。
因此他明白胡相的忌讳。
只要不涉及与圣上对立,胡相其实很好相处。
甚至几句奉承就能让他开怀。
今日话说得这般隐晦,只可能事关圣上。
而且是胡相认为绝不能外泄的御前消息。
想到这里,郭翔心头突跳。
莫非。。。。。。圣体抱恙?
若真如此,太子继位确实是个机会。
只是这猜测,未免太骇人听闻?
郭翔的揣测看似荒诞。
却阴差阳错触及了真相。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回旋镖在空中打转。
不过这些琐事,胡大老爷早已抛之脑后。
这事与他毫无干系。
说到底,他不过是念在往日情分,又见对方做事勤恳,才随口劝了两句罢了。
他可有说过什么犯忌讳的话?
或是讲了什么不该讲的?
都没有!
那不就得了!
实际上,仅仅过了一夜,胡大老爷正舒舒服服地带着一群美人儿在会友馆吃喝玩乐,而后回府悠闲了几日。
另一边,朱元璋却沉着脸,神情冷峻地盯着手中的奏报。
良久,他才抬头看向毛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