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就是蓝玉,倔脾气一上来,哪会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李景隆老爹李文忠虽是开国功臣,可你李九江算个什么东西?
仗着读了几本兵书,就敢来老子这儿抢人马、抢兵器?
若非场合不对,他早叫亲兵动手了。
李九江罢了,打了又能如何?
可蓝玉虽嚣张,李景隆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冷哼一声,斜睨蓝玉一眼,寸步不让道:
“蓝玉,你也就敢在我面前摆谱。”
“论战功战绩,我爹他们哪个不压你一头?”
“你这把年纪,还是想想怎么给自己留个后吧,别到时候连个烧香磕头的都没有!”
“义子再多,终究不姓蓝,不是你的血脉!”
“我这可是为你好!”
句句看似劝诫,却字字戳心。
蓝玉双眼赤红,当场就要拼命。
无子一事,正是他此生最大的痛。
他为何收那么多义子?
就是为了死后香火不断。
可李景隆偏往他痛处戳,蓝玉如何不怒?
二人一闹,便闹得天翻地覆。
别看李景隆被戏称为“大明战神初代目”,战绩一塌糊涂。
可话说回来,能成“纸上谈兵”的典型,自然有其道理。
平心而论,只要不是真正统兵打仗……
论兵书兵法、沙盘推演,乃至单打独斗,李景隆还真没服过谁。
他确实有几分本事。
这不,蓝玉一动手,虽说是沙场老将……
可几番交手下来,竟与李景隆打了个不相上下。
李景隆正值壮年,身强体壮自然占了优势。
李文忠自幼对李景隆管教甚严,棍棒之下逼着他习武练功,筋骨打熬得极为扎实。
二人交手便打出了火气。
眼看僵持不下,不知谁先喊的亲兵助阵。
一方动了手,另一方自然不甘示弱。
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傅友德起初还想劝阻。
见此情形干脆退到一旁冷眼旁观。
他知道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收场。
这事迟早要传到朱元璋耳中。
到时候看这两个混账如何交代。
消息传到朱元璋父子那里,老朱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