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效果真不错!”
胡馨月笑眯眯地捂着肚子,满脸满足。
“府上的厨师虽有几个进了宫,但大家都知道,郑老头是不会离开胡府的。”
“他乐意在胡府掌勺,连儿子都带进来了。”
“他在伯父那里也学到了不少新菜式。”
“我可是胡府的大小姐,他们还能不了解我的口味?”
饿了数日的胡馨月,此刻吃到娘家的饭菜,胃口大开,心中满是自豪。
朱标看着桌上的菜肴,咂了咂嘴,转头看向安庆。
“安庆,你公公那儿,这辣椒还多不多?”
“总不能只吃这一顿就没了吧?”
安庆公主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兄嫂,低声说:
“我只是儿媳,公公辛苦种的东西,我怎能全拿走?”
“大哥,你想想办法吧?”
朱标闻言点头,随即转身去找朱元璋。
朱元璋原本听说儿媳能吃饭了,还挺高兴。
不料,随即所闻令他大吃一惊。
此番能顺利进食,竟是得益于胡大老爷培育的新调料?
朱元璋险些将口中茶水喷出。
胡惟庸府上,何以总能培育出新奇之物?
“标儿,你确定那是胡惟庸亲手所种,且为大明前所未有之调料?”
朱元璋心存疑虑,拉着朱标追问。
朱标神态自若,摊手道:“不然呢?”
“爹,胡公府上培育出的新奇之物还少吗?”
“那番薯、土豆,皆为救命之粮,不也是出自他手?”
“他再尝试些奇异种子,有何不妥?”
“这远比那些朝中大臣们整日勾心斗角、奢侈无度要强得多!”
朱元璋无语地望向自家胖儿子。
一句欲言又止的话,终究没忍心说出口。
朱标因未掌管锦衣卫,对朝臣情况不甚了解。
而他,一直密切监视着众臣,对他们的私生活心知肚明。
尤其是胡大老爷,更是重点监视对象。
正因如此,朱元璋觉得朱标之言实在离谱。
‘别人勾心斗角、奢侈无度?’
‘那你可知胡惟庸在家是如何享乐的?’
‘他虽不奢侈无度,却夜夜笙歌!’
然而,这些话,即便心知肚明,说出口也显得不雅。
毕竟,朱标尚未登基为帝。
胡惟庸不仅是臣子,亦是长辈身份。
若泄露了胡大老爷的底细,恐怕会导致君臣关系失衡,这绝非好事。
因此,听完朱标的感慨后,朱元璋只能沉默不语。待朱标离去,他随即召来毛骧。
“惟庸在家常种地吗?”
毛骧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对核心情报了如指掌,立即回应道:
“陛下,前阵子胡大人确实在府中后院种了些作物。因他对此极为重视,不许府中任何人插手,所以探子们也不清楚种的是什么。”
朱元璋闻言,点头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