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或许可行,但在展时期,却是大错特错。
“陛下,恕我直言。”
“我这人极懒,能躺绝不坐,能坐绝不站。”
“拼搏半生,如今名声、家业、名利皆备,我应当满足了。”
“在朝臣之中,我自认无人能及我的安逸,陛下以为如何?”
朱元璋微微颔,表示认同。
确实,胡大老爷如今唯独缺少的只是一个正式的爵位封号。
但他们君臣心知肚明,那爵位实际上早已属于胡大老爷。
他是用番薯和土豆这两种神奇的粮食换来的,只是尚未正式授予。
一旦这两种粮食广泛种植,那爵位便会水到渠成地落到胡大老爷手中。
除了爵位,胡大老爷已别无所求。
见朱元璋点头,胡大老爷心中暗骂。
这老狐狸实在太过狡猾多疑。
若是常人,轻易便能被糊弄过去。
可他不同,固执己见,疑虑重重。
说实话,若非胡大老爷心中还有一丝执念,还有那份名为“理想”的执着。
他真是不愿与老朱周旋。
因为每次与老朱打交道,他都感觉自己在生死边缘徘徊。
“陛下,我虽懒散,但还是希望日子能过得更好些。”
“可我自己又不想努力,不愿动弹,这可如何是好?”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既然我与大明已紧密相连,那让陛下带领大明展得更好不就行了吗?”
“大明越强盛、越富饶,我的日子不就越滋润吗?”
“因此,我才提出了这个建议。”
“让大明成为海上霸主,赚取无数财富,开拓广袤疆域!”
朱元璋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胡大老爷的话语太过直接,他一听即明,毫无歧义。
这不过是条老咸鱼为了更安逸的生活所出的主意。
简单明了,无他。
然而,这对朱元璋而言,却难以接受。
他深信,战争劳民伤财,商人贪婪无度。
他理想中的世界,是农户安心耕作,官员勤勉牧民,一切维持原状,便是最好。
他甚至列出了不征之国,于皇明祖训中严令后世子孙不得侵犯。
这些,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但胡大老爷的出现,却让他长久以来的信念开始动摇。
胡大老爷的战绩、能力、地位、学识,都在为他所主张的观点提供支持。
这意味着,胡大老爷才是对的,而他一直以来的坚持,竟是错的。
这对于骄傲且固执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即便到了如此境地,朱元璋仍固执己见,胡大老爷不禁心中暗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