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怜花姑娘,那《葬花吟》正是为她所作,让她名声大振。
在胡大老爷眼中,怜花的容貌、身姿只能算是中等偏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否则,当初花魁之位便不会落入楚依依之手,而是属于怜花了。
但怜花能得此诗作,也不算太差。
有了《葬花吟》的加持,她的身价陡增。
常来青楼之人,无非图个新鲜、面子。
如今《葬花吟》如此之火,主角又是怜花,众人自然趋之若鹜。
大明虽百废待兴,但应天城内巨商豪绅众多。
花几百两银子满足好奇心,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怜花迅跃升为潇湘馆的头牌,越了昔日的楚依依。
她的缠头费高达五百两一夜,却仍供不应求,早早便有人预定。
这一切,皆因胡大老爷随手赋的一《葬花吟》。
与此同时,楚依依,前花魁,也有了变故。
她开始拒绝接客。
作为花魁,她已无需听从任何人的摆布,毕竟她的收入远普通姑娘,且能吸引最大方的客人。
当她轻描淡写地说累了,想休息时,老鸨也只能无奈接受。
事实上,楚依依确实因胡大老爷的陪伴而疲惫,但更多的是,她觉得其他男子都无法与胡大老爷相比。
那些有才的,囊中羞涩且体弱多病;那些富有的,肥胖粗俗,无法与她心灵相通。
更别提,多数来青楼的男子都等着被伺候。
能像胡大老爷那样,让她开心,又精通各种技巧的,实属罕见。
因此,楚依依对胡大老爷念念不忘。
潇湘馆的**因此感到郁闷。
幸好怜花及时出现,填补了楚依依的空缺,否则她真要郁闷至极。
现在,**只能幽怨地瞥楚依依一眼,权当没看见,心里依旧烦闷。
怜花虽近来名声大噪,但并非所有人都买她的账。
说到底,怜花只是因流量暴增而引来众人尝鲜。
当然,其中不乏心理因素作祟。
潇湘馆内,一群文人、学子为怜花争得不可开交,排队、吵闹、甚至动手,场面混乱。
然而,另一部分人却紧拽着**,坚持要问楚依依何时接客。
这些才是真正的青楼常客,他们不在乎名声,只看重美貌。
在他们眼中,名声都是虚的,只关心楚依依在否,何时能见她。
昔日潇湘馆,楚依依能成为花魁,大半原因在于她确实能“艳压群芳”,与众人相比,她的身材高挑、丰满、皮肤白皙、身姿婀娜、眼神妩媚,差距一目了然。
来青楼的老爷们,谁是为了吃饭?不都是为了满足心中欲望?那自然要找楚依依这样的佳人。
楚依依之所以能位居花魁,全凭她的高情商。
这位女子,虽不能说完全洞悉人心,但在社交场上绝对游刃有余。
懂得适时赞美,让人心生欢喜;
也会适时傲娇,轻松掌控对方情绪;
撒娇起来,更是甜入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