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端坐,即可轻松驾驭,流程亦大为简化。
见工部官员轮流操作,度渐快,手法愈熟,朱元璋再急。
“非也!”
“莫只顾玩耍!”
“难道就不能告知,如何制造此机?”
“抬至此地,岂为摆弄!”
工部官员们原本正围在织机旁热火朝天地忙碌与讨论,闻言皆愕然。
此言无疑正确。
谁又能质疑皇帝老朱的决断呢?
但关键在于,有的事情,明白道理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易做到。
工部与其他衙门不同,其职责严谨至极,一句老话足以概括:一丝不苟。
这里没有妥协、马虎、含糊、大概、或许……
其他衙门尚可设法周旋,工部却绝无可能。
在工部,行便是行,不行便是不行。
于是,工部官员们相互对视几番后,未等朱元璋怒,一位侍郎挺身而出。
“陛下,此事恐有难度。”
朱元璋一听,怒气瞬间涌上心头。
“你说什么?”
“有难度?”
“朕已将样品置于你们面前,依样画葫芦都做不到?”
“那朕养你们何用?”
朱元璋的愤怒不无道理。
他未打招呼便搬出样品,只为大明百姓能享用更好的织机。
然而,结果呢?
工部这些人,本为该领域专家,平日造不出这等神器也就罢了。
如今实物摆在眼前,照着做都做不到?
望着满地跪拜的工部官员,朱元璋满心郁闷。
“臣罪该万死!”
“臣有罪!”
“臣……”
朱元璋望着满地跪拜的工部官员,太阳穴阵阵胀痛。
又来了,每次怒火中烧,这些人便如鹌鹑般匍匐,高呼“臣罪该万死”之类的空话。
对朱元璋而言,他们的生死无关紧要。人数多寡,于他无损。
关键在于,你们能否先把差事办妥?
“够了,别再演戏!”他怒喝,“什么万死不死,真要斩你们,只怕个个喊冤!”
工部官员闻言,冷汗涔涔。陛下这是要动真格了?
所幸,朱元璋尚存理智。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谁来告诉朕,造不出来,究竟何故?”
“或者,你们还缺什么?”
工部侍郎,位跪地者,心中暗骂今日缺席的工部尚书,却无奈身为在场最高官。他略懂技术,鼓起勇气回答:
“陛下,若强令工匠依样画葫芦,或许能做出来。”
“但陛下之意,乃要工部探寻大规模制造之法,惠及大明百姓。”
“这需原图样方可。”
“不然,只能依靠工部匠人慢慢摸索。”
“故而,陛下能否透露一二,这位制造神器的大匠是谁?”
“我愿携工部大师前往求教!”
朱元璋闻此,嘴角微动,面露讶异。
求教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