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怎么的也得给那位周总兵一个教训。
姜天望声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选择蛰伏。
无非怕的,是其血脉。
可张鼎周阎之流,又算的了什么……
至于千秋剑阁!
楚胥眼眸中闪过一抹冰寒。
真当其能轻易就成为这璋郡的武道大宗么?
背后,还不是有他们出力的结果。
虽说他们楚家再也没出过惊才绝艳之辈,到达剑主层次。
但这香火情,绵延几百载,也不曾断绝。
即便周阎再出众,还能改变这一切不成。
以他们楚家的底蕴,何止在璋郡,就连中都朝堂上,都有关系。
无非是真空老母教裹挟乱民生起的祸端太过于恐怖,
他们不想迎难而上,取代这璋郡的真正主事人话语权罢了……
…
…
铁蹄叩在青石板上。
火鬼军护着装载着粮食的车马朝着东城缓慢而行。
沿途所见居民,或冷眼旁观,或出现仇恨之色。
甚至暗处,还有贪婪与渴望。
这府城之中,富足者还是少数。
好多为了谋生来到青昭府城的外地人,求生艰难。
尤其是受今岁蝗灾影响,物价飞涨,日子愈难捱。
周阎对此心知肚明。
他在城外设置粥棚赈灾,除了招揽流民之外,也想吸引城内居民目光。
分封田地的吸引力,可能很大程度上,会让城中的一些落魄户动心。
时间如同流水,又是一个月过去。
周阎在青昭府城的日子,仿佛波澜不惊。
城外粥棚附近的流民,比之开始几日,明显变得多了一些。
分地这种事的影响力,还是大大出了周阎的想象。
大乾户籍制度虽然严苛,但在大灾前,本地的官府巴不得让流民逃难,
他们趁此再横征暴敛一番,把那些无主的土地变成自己家族的。
所以周阎还有府衙中的小吏所面临的情况就是,每日都有人拦在车马之前喊冤,投递诉状。
连番下来,这不但弄的周阎等人心力交瘁,
还引得楚胥一系的人马乐开了怀,纷纷弹冠而庆。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算起来也是一笔糊涂账。
有些流民,都是从其他郡跑来的,即便周阎有心想要施为,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楚胥等人不知道的是,周阎在暗中已是派出人手专门将这些事情整理成册,
并且备份之后运到了青原城水鬼军大营里。
旁人或许还不清楚周阎的谋划。
但等周云虎等人看到那么多的诉状,都在直指当地的官僚以及地方豪强时,眼眸立即生出亮光。
这可是大大减少了他们日后清算的工作量啊。
周云虎不但沉下心,一头扎在农政之事上,而对学政,也有关注。
各地学堂中优秀的读书人种子,他也秘密派到了青昭府城。
这些人慢慢聚集起来,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周阎曾经在给周云虎写信之时,笑谈以他现在的本事,就是做个郡守也绰绰有余。
而那些学堂中出来的文士,日后也可做他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