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喜马拉雅山脉的风依然在呼啸。
临时研究站内,苏黎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量子计算机的显示屏。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量子计算专家,她有着远超常人的专注力。
此时,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试图解析石室墙壁的物质构成。
"
这太不可思议了。
"
苏黎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物质的认知。
"
谢砚清走到她身边,看着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
有什么发现?"
"
这些墙壁,"
苏黎指着三维模型图,"
它们是由一种前所未见的材料构成。
在量子层面上,这种材料能够自主调节原子的排列方式,从而产生稳定的量子场。
"
"
自主调节?"
谢砚清皱起眉头,"
你是说,这种材料具有某种智能性?"
"
不仅如此,"
苏黎调出另一组数据,"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材料似乎能够感知外界的观察。
每当我们用仪器扫描它时,它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像。。。就像它在与我们互动。
"
就在这时,方羽匆匆走了进来。
这位曾经的军方密码专家,现在是量子通信领域的权威。
他的表情异常凝重:"
你们得看看这个。
"
他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调出一段监控录像。
画面显示,石室内的符文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始终保持着某种规律性的变化。
"
我分析了这些变化模式,"
方羽说道,"
它们不是随机的。
这些符文的排列方式,就像是某种巨大机器的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