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姎的小吃部逐渐步入正轨。
这天,她正在教刘婶做果仁面包。
前几天小荣去养殖场结款,带回来一筐鲜核桃,说是养殖场后山的核桃林今年结了很多果,刚成熟就被大风刮了一地。
地上捡的鲜核桃卖相不好,但里面的果仁还是可以吃的,场长做主送了小荣一背篓。
小荣不知道这玩意儿咋吃,就都给了谢姎。
谢姎原本没打算用鲜核桃做生意的。
别看有一背篓,去掉壳,剥出来的鲜果仁其实没多少。
她留了几两给俩孩子煮水喝,剩下的烤成果仁面包,给大家分了当员工福利。
不提小荣拿回去给家人当早餐、结果晚上就被一家老小瓜分了,只说刘婶几个帮工,没想到不年不节的都有员工福利。
他们喜滋滋地揣着果仁面包回家,有的留给孩子当点心,有的给上夜班的男人带去车间当夜宵。
孩子们拿着果仁面包出去显摆:“看!我妈给我的面包!可香了!还有核桃呢!”
其他孩子看馋了,跑回家央着爹妈要面包吃。给蜂蜜面包说不要!非要有香喷喷碎核桃的面包!
上夜班的男人忙到后半夜饿了,想起出门前媳妇儿给他塞了只面包,说是东家的福利,掏出来咬了一口,唔!真香!
工友们闻到香味围过来:
“吃啥呢这么香!”
“面包啊?是你媳妇帮工的小吃部买的吧?”
“是蜂蜜面包吧?我媳妇也买过,确实好吃!不是蜂蜜面包啊?那是啥?新品吗?”
水生、木生去育红班,小书包里也装了两个果仁面包当点心,结果傍晚谢姎去接他们放学时,被不少家长围着问:
“谢师傅,你家小吃部又上新款面包了?怎么卖的啊?现在去买还有吗?”
谢姎:“……”
来问的人太多了,谢姎不禁考虑要不要把核桃仁面包列入烤物系列。
但现在市面上采购不到鲜核桃。
养殖场后山的核桃林是集体的,往年都是卖给干货厂制成干核桃仁,再销往各地的供销社。
小荣为此专程跑了趟养殖场,回来喜滋滋地说:
“谢姐,搞定了!场长答应跟我们交易。我就说吧!他们反正也要卖给干货厂,还不如卖给我们,起码我们不压款。”
不但不压款,还结得很爽快。
这也是养殖场场长一口应允的原因。
不像其他几个改制食堂,上上个月的货款,拖欠到现在都没结。
有了充沛的货源,核桃仁面包这门生意就能做了。
这不,正教刘婶呢,突然来了几个警察。
“你们谁是谢大妮?有人举报你身份有问题,请配合我们调查!”
谢姎被人举报了。
举报理由是:哪有被人贩子拐卖的人有这么大本事、会做这么多吃食的?
谢姎对此早有准备,警察一问,就给出了一套说辞:
“……我从人贩子窝逃出来以后,淋了大雨生了病,被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捡回了桥洞。
那老头自称是御厨后代,不过没人信他。我当时无处可去,就说我相信,那老头就把他毕生所学教给了我。我虽然没喊过他师父,但在我心里,他就是我师父。
只是没几年,他生病去世了,桥洞又来了别的流浪汉,我只好一路流浪,来到了明江市,后来被我婆婆收留了。”
之后的一切,警方通过筒子楼邻居都调查清楚了,确实和她说的一样。
但她的说辞,没有佐证。
最后,虽然放她回家了,但派了两个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宿主,有人在监视你。】
主系统现后,立即告诉了她。
谢姎表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