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无奈。
他倒是想帮,也不介意自家出点钱出点力,毕竟两个大姨子是真的对他家不错,大丫的亲事还是二姨子给说合的呢,可是人都找不到,上哪儿帮去。
徐氏也知道这个理,不过是泄下不满罢了。
一会儿也就自己好了。
“对了,平安呢,怎么这么半天没看到他人?”
“哦,他和金宝刚去罗家村了,想和福安还有阿远那俩孩子聚聚,打小的情分呢,这么多年了还能一块儿聚上不容易”,张老二解释道。
“也是,咱们家闹哄哄的,出去聚聚挺好”,徐氏点点头,也很赞成。
随后又跟张老二讲了五丫的情况,说事情一切顺利。
“她还好,听得进去,同意了,等归宁宴办完了就让她去庵里小住一段日子,给点教训也就行了,还能真让她当姑子不成?”徐氏语气里有些欣慰,觉得五丫还算懂事。
张老二听完后却皱了皱眉头,觉得有哪里好像不太对劲,“她没闹?这不像她的性子啊!”
“我原也以为她会闹呢,都做好了火的准备了,还好,她还算听话,知道我们都是为她好”,徐氏笑道。
然后白了张老二一眼,“怎么,女儿听话还不好啊,你就想她闹起来还是怎的,行了行了,别多想了,外面还有客人要招呼呢,儿子不在,咱们俩再不露面不像样子!”
张老二一听,转念想想也是,五丫手无缚鸡之力一个妇道人家,应该也没啥能闹的,遂不再多想,跟着出去招呼客人了。
今日十里八乡有点头脸的人家流水似的来登门拜访送礼,不管收不收,接待的礼数得周全。
官宦之家名声太重要了,张老二很有这个觉悟。
对待来人都是客客气气的,回礼也是只多不少。
很有老太爷的样子。
忙活到傍晚吃完晚饭才算轻松一些。
走在村里,只闻家家户户都传出来浓烈的肉香味儿。
馋的小孩儿口水拖了一地。
来来往往的人都跟张老二热情的打招呼,语气带着恭敬。
这让张老二很受用,背着手不紧不慢的踱步。
在村头大柳树下找到玩闹的孙子后,张老二才停下脚步,招手道:“小鱼儿,走,快跟爷回家了,咱们得吃饭了,特意给你熬的汤!”
“我不饿啊,说了不吃的”,小鱼儿玩的正开心,不想回家。
被张老二好说歹说的劝回去了。
看着爷孙俩带着下人走远的背影,有小孩儿羡慕的不得了,吸着鼻涕道:“小鱼儿真好命啊,吃饭还有人哄着劝着,在俺家都是抢着吃的,抢不着就饿着,说不定还得吃竹笋炒肉哩。”
“算啦算啦,你也说了人家命好,比不了,今日我家也吃肉哩,我也回家了”。
“那我也回家了,我家也吃肉。”
不一会儿,大柳树下的孩子们便都散了。
五丫这才从后院儿溜出来,带着丫鬟偷摸往镇上的官道上走去。
丫鬟满面愁色,一个劲儿小声劝说五丫回去。
耐不住五丫心意已决,不耐烦道:“你烦不烦啊?要不是看你跟了我几年了,我还不耐烦带你呢,再多说一句,明儿我就把你卖了!”
丫鬟闻言缩缩肩膀,苦着脸不敢再出声了,只能祈祷张家人早点现,她可比主子五丫更知道人心险恶。
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出去受苦,这不是脑子有病吗,真是不懂得享福,还不如让她来,唉!
……
最先现五丫失踪的人是张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