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喜滋滋接下了,又是拍了张家人好一顿马屁。
等村里人都离开了,徐氏才捶了捶后腰,连声说累。
张老二又何尝不是。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离乡久了,现在面对村里人的时候他完全没了以前那种想要显摆炫耀,胡天海地吹牛打屁的欲望。
总感觉不是一路人了。
但这话张老二不会说出来。
张平安本来还想让人去刘家村找找刘盛远,大家一块儿聚聚的。
昔日的同窗能凑一块儿太难得了,以后这种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但罗福安看天色晚了,明日张家族里事情又多,便善解人意的婉拒了,“等明日吧,明日晚上你空闲下来了,我去刘家村喊上阿远一块儿过来,加上金宝,我们几个人一块聚聚。”
“行,那我让人送你”,张平安点点头,罗福安是看着大咧咧,但毕竟阅历在这里,说话做事比从前细心多了。
谭耀麒到了张家村以后一直也没什么话题和大家聊,此时便起身主动道:“我去送吧,正好消消食!”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了”,罗福安看谭耀麒和张平安关系还不错,便也没客气,大方的拱手行了一礼道谢。
但晚上怎么住也是个问题,张家房子和院子虽然够大,但没那么多床。
好在这时候天气热,晚上搭个凉床或者铺卷凉席也能睡,只能让下人们先凑合一下了。
小鱼儿是第一次睡乡下的凉床,并且在屋前的稻场上看到那么多萤火虫,还挺新奇的,也没嫌弃条件简陋。
让徐氏和张老二暗暗松了口气,直夸孩子懂事。
张氏和张老头睡的最好,很快就鼾声如雷了,透过窗户都能听见。
……
一夜过后,很快到了第二日。
大部分人睡的都还不错,就是脸上身上多了不少蚊子包。
今日是算好的吉日。
也是张平安这次回乡正式祭祖的日子。
祭祖仪式可以说是一个家族活动中最隆重、最严肃的大事,即使是乡里人家也不例外,更何况张平安如今还是官身,更不能马虎。
流程复杂又严谨。
不光是表达了对祖先们的追思,更是彰显家族地位、教育族中子孙后代,凝聚宗族的重要手段。
大家族一般都会在祭祀的前三日斋戒沐浴,以示虔诚。
但张家村明显一时半会儿没法儿到这个标准。
族中所有参与祭祀的男丁只是提前洗漱更衣了而已,以表敬意。
村长天还没亮就安排了人去镇上采买,采买的人腿脚快,回来时天也才刚亮透,身上的衣裳都被露水和汗水浸湿了。
但想到是帮族里做事,加上还有祭品分,没人抱怨。
东西买回来后,村长又带着人去了祠堂布置祭场,摆设牌位和贡品、祭器。
至于负责司仪、读祝、捧香、献帛、献酒等具体事务的族人则由族老们和张家人担任,大柱和大河就有幸被选中了,要说没有张平安的面子在,那是不可能的。
出息的族人总是有些特权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外如是。
女眷们虽然不能参与正式祭拜,但可以在祠堂外观礼。
祭祖这事儿整个家里就数张老二最重视,天蒙蒙亮,刚吃完早饭便开始催着众人去祠堂。
当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祭礼便正式开始。
村长充当礼生一脸严肃地站在祠堂牌位前唱喏引导。
张平安虽然辈分不是最高的,但是如今官职最高,最有出息,因此也站在队伍最前方的中间位置。
为了显得更隆重些,村长还请了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唢呐班子,祭祖开始的时候唢呐声和鼓声也同时响起。
确实更多了些庄严肃穆的感觉。
族里人面色肉眼可见的更郑重了些。
随后便是起祠和请神、进馔,由张老头带着大家跪拜行礼。
献礼则有三次,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难为张老头一把年纪了还要一拜再拜,一跪再跪。
结束的时候,张平安都为他捏把汗,祭祖真不是个很轻松的活儿。
献礼结束后,便是侑食,由族老们为祖先的“酒杯”斟满酒,并移动筷子,象征性的请祖先享用饭菜。
最后是饮福和辞神、焚祝。
也就是将祝文、帛等纸制祭品拿到祠堂外的“燎位”焚烧,所有人目送轻烟上达天庭后,仪式结束。
天热东西容易坏,祭品晚些都会被撤下,分给所有参加祭祀的族人食用,称为“分胙”,据说吃了能得祖先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