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受了国师的影响,想要真正做到“大一统”,成为与萧家先祖“武祖”一样伟大的人物。
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只剩半个江西,以及整个江南。
丞相对比双方的实力。
武帝通过这些年沐浴国运,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武天的第一梯队。
他与山君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
剩下的自己和国师,与江南的“河伯”大致相当,而江西的“广闻”因为受伤所以比他们稍逊一筹。
从这点来看,江东在顶尖强者上面甚至占了一点优势。
但是还有另一个前提。
那就是海外的三尊果位不会插手。
其中,“蓬莱”是从江北分出去的,即便道士和儒生已经不再往来,但这两边也不存在仇怨。
基本可以排除掉“蓬莱”会主动冒犯大武的可能。
真正的关键在于剩下的两位。
其中之一,方丈。
此人在先前“佛门衰落”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利用了“江东”和“江西”的潜在矛盾,大举获利。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捣乱,江东不见得能轻易坐收渔利。
但这并不代表,方丈就会支持江东。
归根结底。
方丈是佛门的第三位圣人,他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假如江东要灭江西,方丈大概率会站在江西的对立面。
剩下的瀛洲,他们同样是封邦建国起家的,与江东是天然的对手。
一旦开打,瀛洲也可能倒向江西。
三打五,江东就成了劣势。
这怎么看都不划算。
只是,当丞相尝试着将扩张的地方逆转,不再着眼“江西”和“江南”,思路好像一下子就清晰了。
尤其是“佛门”的两位。
金山寺孤悬海外,需要与江西佛门抱团取暖。
可是,假如江西佛门不是进攻的目标。
对他们而言,就不存在“唇亡齿寒”的顾虑了。
因为“广智”如今只是被禁闭,既不是死了,也不是跌落了果位。
广闻完全可以等到广智出世。
当然了,广闻也可以选择援助金山寺。
但坊间早有传闻,广闻师太是一个很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
方丈曾经背弃过佛门。
丞相就赌她会选择落井下石。
即便不会——
丞相也没有损失,因为真正决定要不要进行豪赌的,只有武帝本人。
自己只需要给他提供计划。
除了金山寺,还有一个瀛洲岛,若能将其覆灭,这也是替江东扫掉了一个障碍。
不管怎么看,这都比征讨江南看起来要明智些。
随后,丞相立刻向武帝进言,并且详述了自己分析出来的利弊。
武帝相信他在战略上判断。
不过,如今大武有三尊果位,他也可以选择倾听国师的建议。
丞相不由心中一沉。
他看向国师的方向,腹中早就构思好了反对的言论。
但是,国师同样不按套路出牌。
“老臣以为,丞相大人的计策甚好!”
国师说完,甚至与丞相对了一个眼神,颇有几分心照不宣的意思。
丞相承认自己是包藏祸心的。
可这一刻的国师,竟是让他有种找到同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