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573章 难(第3页)

第1573章 难(第3页)

“这些都算在补给里,商队早就给他们捎带过去了,至于医官,我之前也想过,可是,当地的医官,必然比咱们调拨过去的要好一些,毕竟,环境造就人才。”

“术业有专攻。”

孩子们闻言,微微颔。

也对,是这么个道理。

夜晚,兄弟仨人睡在一个屋子里。

夜色深沉,庄子的夏夜并不寂静,窗外虫鸣此起彼伏。

他们仨睡在一张大炕上,在宫中的时候,不会如此亲密,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如今渐渐长大。

但是,在院里宫廷的庄子上,他们兄弟仨,能够每晚睡在一起,聊天,畅想。

白日的兴奋和忙碌过后,此刻安静下来,反而有些难以入眠。

李泰翻了个身,面朝李承乾的方向,黑暗中,他的眼睛亮晶晶的,犹豫了片刻,还是低声开口:

“大兄……你睡了吗?”

“还没,”李承乾的声音很清醒:“怎么了,青雀?还在想农学院和占城稻的事?”

“嗯……”李泰应了一声,组织了一下语言,声音虽轻却异常认真:“大兄,今天王叔说的那些话,还有咱们后来商量着要给南方送东西……我越想越觉得,这事……特别有意义。比读那些经史子集,更让我觉得……踏实。”

李承乾嗯了一声。

他都看到了,这些天,四弟钻研农书,跟着庄子上的老农下地干活。

这不是假的。

若不是喜欢,若不是钻进去了,他娇生惯养的皇子,又怎能吃下这份苦。

李泰听到李承乾的应声后,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大兄,我。。。。。。。。我想去封地。”

李承乾在黑暗中微微蹙眉,侧过身来看向弟弟模糊的轮廓:“去封地?什么时候?”

“明年开春之前就走。”李泰说道。

“你也说了,占城稻要在江浙苏杭一带进行试种。”

“农学院没有那么多先生和学生,或许先生们能出一份力,但是不能把先生们都调派走,包括司农寺也是如此,长安这边,总是要留一些人的。”李泰说道:“我想去我的封地上,亲自盯着,划出最好的官田来做试验,招募最好的老农,把吴博士他们总结的经验都用上,还要试着看看能不能再改进……”

“当然,只是最好的官田是一方面,还要用普通的地,要对比的,不是所有百姓家里的地,都是上等地。”

李泰的声音越说越快,充满了憧憬:“大哥,你想啊,要是在我的封地上,也能种出亩产三成多的稻子,那能养活多少人?能给朝廷增加多少赋税?或许,封地的一些地方,能够像这个庄子上的百姓一样。”

“不,或许比不上,但是至少,能解决更多百姓吃饭的问题!”

“这很重要!”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该干的实事!”

“能够帮助阿耶治理大唐,将来你做了皇帝,也能帮你,国库会更加富庶,咱们兄弟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他没有立刻反驳或赞同,他能感受到弟弟话语中的真诚和那股被点燃的热情。

“青雀,”李承乾的声音很沉稳:“你现在年纪还小,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差事。”

“况且。。。。。。。。”

“封地一旦就藩。。。。。。。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藩王非诏不得回京。。。。。。。诏书这事儿好办,阿耶能随时下诏,哪怕是自己这个太子,教令也能将他召回来。

东宫的臣子,他能压得住。

但是朝中群臣。。。。。。。阿耶他。。。。。。。

“便是江浙富庶,气候水土也不比北方,会很辛苦。而且……务农之事,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并非易事。”

“我想清楚了,大兄!”李泰毫不犹豫地回答,胖乎乎的身子甚至激动地坐起来一些:“辛苦我不怕!王叔说得对,粮食金贵!能多打粮食,比什么都强!我就想干这个!我觉得……我好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了。”

“大兄,我知道,阿耶和母亲不会同意我这样做的。”李泰认真说道:“可是我想做,大兄,你帮帮我。”

“只有你能帮我了,便是王叔。。。。。。。王叔可能会因为心疼我,反倒不让我去封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