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一口气跑到李复面前,微微喘着气,仰起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王叔!丽质都收拾好啦!明天就可以去庄子上玩水了吗?狸奴会不会想我呀?”
“都会都会。”李复笑着拿出帕子,自然地替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
“你看看你,这么着急忙慌的,翠微宫这地方如此凉快,你还能折腾的满身是汗。”
“水池子里的水晒的可暖和了,就等着你们去呢,狸奴现在满地撒欢。”
李复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坐下来,宫人拿来了熏香点燃,将香炉放置在众人身边,里面特制的熏香,燃之可避蚊虫。
“王叔王叔。”李丽质仰着小脑袋抬头看着李复。
“恩?”李复轻声应声:“怎么了?”
“其实我可喜欢夏天了。”李丽质笑的天真烂漫:“因为夏天可以去庄子上,见到王叔,婶婶,狸奴,还有师傅。”
“可以经常跟在师傅身边学习了。”
“师傅给了我好多手札,我都已经看过了,背下了一大半呢。”
“虽然剩下的,还在努力背下来,但是,也可以跟在师傅身边,去给病人诊治了。”
李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那,丽质在宫中呢?除了背书,还做什么呢?”
“嗯~~~”
李丽质歪着脑袋想了想。
“早上会起来习武,锻炼身体,会练剑,也会去东宫,蹭大兄的骑射课。”
李承乾笑得眉眼弯弯。
“王叔,现在丽质在宫中,精神头可足了,在练习骑射的时候,连老师都夸她,天赋异禀,精力十足。”
“以前每当在立政殿看到丽质的时候,总是会担心她的身体,现在我是一点都不担心了。”
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摸了摸李丽质的小脑袋:“如今,闹腾着呢。”
有精神头,能闹腾,这说明,李丽质的身体是真的大好了。
“你们两个呢?”李复看向李泰和李恪。
李泰嘿嘿一笑。
“王叔,其实我最想的是,跟着大兄东宫的属官,到南方去,去看看占城稻。”
“听说广州培育的占城稻,已经熟了第一季了。”
李复微微颔。
转过年去庄子上和东宫的人就过去了,但是实际上,上元节之前,消息就已经送到党仁弘的手上,加上在广州的百骑司,他们要在农学院和东宫的官员到达广州之前,搞定占城稻的种子。
毕竟,出海到林邑,一个来回,也要将近一个月。
而农学院的人到了那边之后,不能错过春耕,因此,种子一定是要提前准备好的。
党仁弘让商船从林邑取稻种,再到广州划试验区域,农学院和东宫的属官在当地折腾新种子的事,瞒不过冯盎。
冯盎是岭南的“地头蛇”。
朝廷在那块地方有点什么动作,他不可能不去留心,再去揣度背后的深意,毕竟冯家世代经营岭南,沿线遍布。
广州都督府的异动,尤其是涉及外来新稻种和朝廷派人这类敏感事务,必然会引起他的关注。
冯盎在看到这些事情之后,一定会想起他家老三跟林邑使者之间的矛盾,日子久了,他也就回味过来了,这里头有事儿。
或许本就没有什么“意外”。
“冯盎……现在怕是已经想明白了吧。”李复收回目光,看着眼前依旧在叽叽喳喳讨论南方、讨论庄子的孩子们,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西域的棋还在下,岭南的余波也未完全平息。这大唐天下,看似四海升平,实则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只有李承乾明白李复这话中的意思。
“即便是明白,事情也过去了,冯家也对林邑的使者动手了,将来,不过是朝廷的一把刀,只能顺应朝廷的意思而为。”李承乾说道:“这件事里,若是冯家配合的好,做事态度积极,将来功劳未尝没有他们一份。”
“若是装聋作哑,守着岭南装死,这是自取灭亡。”
李承乾说着,仰头看着深邃的夜空。
只要是为了大唐好,为了大唐百姓好,诸多算计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