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拿起箱子里的一册竹卷。
“三司在长安城的行动,朕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甚至,亲眼看到了。。。。。。。”
李世民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字字如刀。
“郑卿。”
李世民目光看向郑元璹,手中竹简“啪“地甩在了他的脚下。
“贞观元年三月,你三弟郑元珣,收受大云寺送去的两名幼婢,你。。。。。。。知道吗?”
郑元璹浑身一颤,连忙躬身拱手。
“陛下明鉴,臣,实在不知。”
“若是臣知道他有如此行径,断然会阻止他这般做,并请郑家家法处置的。”
郑元珣人已经进了百骑司的诏狱。
郑元璹知道之后,也想尽了办法去活动。
奈何这件事闹的太大了。
长安城里人尽皆知。
不管是刑部还是大理寺,如今都说不上话了。
李道宗天天在刑部,先前刑部的事情他被打了脸,如今,是油盐不进。
谁说都不行。
大理寺那边,虽然有些关系,可是案子交给了孙伏伽,他们平日里与孙伏伽之间,并无往来,在孙伏伽面前,也说不上话,即便是托人找上了孙伏伽,也是被呵斥了回来,说再这般下去,小心牵连更多人。
这都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威胁了。
威胁郑家,可不要为了郑元珣,误了家族前途。
“郑家家法?”李世民嗤笑一声。
郑元璹直接跪地。
“臣会请完家法后,请国法议罪。”
李世民微微颔,在这个问题上,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点。
也只是一点点。
“证据摆在这里了,你们可以,尽情看。”李世民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当然,这还只是一半,还有更多的,都存放在百骑司衙门的库房里。”
“汗牛充栋啊!”
“你们敢做!朕都不敢想!!”
魏征老老实实的站在群臣队列里。
原本还想要添一把火,但是眼下看来,在群臣面前,陛下的态度不但没有软几分,甚至更加强硬。
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始终如一。
“昨天下雪了,大雪下了一天一夜。”李世民在殿内踱步。
“这场雪,下的好啊。”李世民语气突然感慨了起来,仿佛在自言自语。
“雪一盖,什么腌臜都看不见了。“
“可惜,雪总会化的。“
“诸位爱卿,尽早来太极宫上朝,冷吗?”
无人敢回应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呵呵一笑。
“你们当然不冷。”
“家有炭火,出门则锦帽貂裘,有马车步撵。”
“厚实的大氅往身上一披,寒气隔绝在外。”
说罢,李世民指了指太极殿内的炭火盆。
“到了殿中,又有炭火。”
“哦,当然,可能对你们来说,最冷的地方,就是这太极殿了吧?”
众人听闻此言,无不心惊胆战。
“你们不冷,可是朕冷!朕心寒!”
“都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