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佛像。
眼下,这种事也就他敢做。
至于拆了佛寺,将砖石木料分给百姓,这也像是他会做的事。
至于俞宇文家,玄武门之后,念在宇文士及的面子上,没有过多追究,如今看来,还是心软了。
“既然如此,让百骑司查,百骑司就着重去查一查吧。”李世民说道:“但是,此事不宜声张,暗中查探。”
“是。”李五拱手应声。
“还有,提到的那个南山别院,百骑司派些人过去,先不要惊动那边的人,泾阳王那里,支会一声就是,不要将动静闹的太大。”李世民叮嘱着:“事情尚未明了,不宜造成过多恐慌。”
“臣遵旨。”
大云寺周围一片热火朝天,王府两卫撸起袖子拆大云寺。
从外到里。
围墙,院墙,上房揭瓦,再是房梁。
从上到下。
连台阶地基都要挖。
大云寺正殿偏殿,还有僧房客房,阁楼,打地基的时候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石料子。
就算不能拿去修屋子,给村里铺铺小路什么的,也是好的,省得雨雪天一踩一脚泥泞。
三日后,大云寺废墟。
周围砖石木料被码放的整整齐齐。
泾阳县的县令带着府衙的差役到现场帮着维持秩序。
听到消息赶过来的许多百姓,一家老小齐上阵,独轮车,扁担,背篓,能用得上的全给带来了。
不要钱白送,拿回去修房子,安稳过个冬,多好的事。
四里八乡赶来的百姓都在排队,县衙差役,王府两卫在帮着给他们分这些砖石木料。
"排好队!按户籍册顺序来!老人和家里有孩子的优先!"
几个差役正在给排队的百姓登记造册。
废墟东侧,十几个青壮汉子正喊着号子搬运一根粗壮的楠木梁柱。梁柱上还残留着鎏金的莲花纹样,在朝阳下闪着微光。
"慢些慢些!"一个包着头巾的老汉指挥着,"这木头够给咱们村祠堂换根柱梁了!"
西边的空地上,几个孩童在成堆的青砖间嬉戏玩耍。他们的母亲一边呵斥,一边将砖块小心地码进背篓。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捡到半块雕着佛像的残砖,好奇地往怀里揣,被她娘亲一把拍掉:
"晦气东西!要那作甚!"
大云寺的事情也传出去了,周围的百姓看到刻画着佛像的东西,都觉得晦气。
"殿下,照这个度,再有两日就能把这些东西分完毕。下官已经命人统计了各村缺衣少食的户数。。。"泾阳县县令拱手向李复汇报。
“他们的房子要加固,冬天的话。。。。。。。官府这边可以拨调一些粮食,但是数量不会太多。”
“官府。。。。。。。也不富裕。”
李复微微颔。
“只要尽力就好。”
“今年是个丰年,百姓家里若无意外,粮食倒是不会太缺。”
李复也只是说的,若无意外。
但是总会有一些百姓家,有诸多意外,导致家贫,缺衣少食。
大云寺这边的事儿,让官府和王府两卫忙活去吧,留个校尉在这里看着就是了。
李复带着护卫们回到家中。
百骑司来人了。。。。。。。。
书房里,李十八交给了李复一本厚厚的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