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外,李韶推门而入。
“夫君,怎地还不歇息?”
李复长长呼出一口气。
“睡不着啊,又看了看前些日子高明给我的信,我打算,写封信送到宫中去。”李复说道:“今日泾阳县这边的事情,还不知道是否传到长安城呢。”
“那,我来为夫君磨墨吧。”李韶施施然走到李复身侧,打开砚台。。。。。。
李复微微颔。
也不知道,李二凤现在收到了多少自陈疏。
李承乾给他们搭建好了台阶,大家相互之间要想安宁,顺着这个台阶走下来就是了。
哪怕是找找借口,就说家大业大,治家不严,家里的奴仆下人,不懂事的人,背着他们做了这样的事情,上疏之后,自肃家中,一定将问题解决好。
这样,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甚至名声也有了。
但是,亏钱亏地。
李复提笔蘸墨,开始写信。
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李复凝重的面容。
"凡寺庙田产二百亩者,余者尽数归公。"
李复轻叹一声。
“政令虽然看似严厉,实则还是留有余地。”
“只是,一刀切,不现实。”
“寺庙有大小,僧尼有多少。”
“不如划级而治。”
李韶看了一眼李复写的信。
“夫君这么快就想到了一些可行之法?”
李复笑了笑。
“只是提一些眼下能想到的建议而已。”
“至于是否采纳,也是要看陛下的抉择。”
“寺庙不止有田产,还有香火呢。”
只是土地不交税?
那香火就成了可操作的东西了。
所以,香火,也要收税。
只是,不能一下子都给人打懵了,总要。。。。。。。留一口气。
窗外秋风掠过,树叶枯叶刷刷作响,又掉落不少。
李复提笔蘸墨,笔尖悬于纸上。
事情展的太快了,快到乎他的想象。
暮色中,一骑快马自大宅侧门而出,奔往长安方向。
伍良业怀里揣着泾阳王府的牌子,连夜赶往长安城。
一大清早,李世民起身,在宫人的服侍下,洗漱更衣。
赤脚踏在温润的玉簟上。值夜的宫女们立刻捧着铜盆、巾帕跪成一排,却不敢出半点声响。
王德守在殿内小心侍奉着,有内侍从殿外走进来,低声在王德耳边耳语几句。
"什么时辰了?"
皇帝的声音还带着晨起的沙哑。
王德轻手轻脚的走到李世民跟前。
“回陛下,刚到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