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取沙城?
李世民和李靖都懵了,连李绩也是一愣。
反应最快的要属魏征,他马上让王泉将舆图拿出来。
王泉和张阿难二人直接将舆图拉直,展现在众人面前。
指着沙城,魏征惊讶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让英国公带领一万兵马,直奔沙城?”
“没错。”李承乾微微颔,对李世民道:“父皇,儿臣之前就想过,为何不直接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二十万大军举兵入侵大唐,那么高句丽肯定兵力空虚。”
“营州有百门雷霆炮,一时半会儿高句丽很难拿下营州,最好的办法就是围而不攻,让营州处于孤立无援的状况下,粮食耗尽。”
“如此一来,是我们反攻高句丽的好时机。”
“如今登州已经收复,也就是我们直接可以从登州城跨海直取沙城。”
“一旦高句丽大军回援,营州城有霍国公和三万守军,加上前去支援的四万大军,那么就有七万,完全可以和我们这里,两路夹击。”
听李承乾这么解释,大伙儿都陷入了沉思。
房玄龄站出来道:“太子殿下,沙城和登州隔海相望,一向是高句丽防守的重点,恐怕有重兵把守啊。”
“是啊,太子殿下,还要三思啊。”长孙无忌也不赞同李承乾如此激进的办法。
目前最要紧的应该是解营州之围。
李承乾却不认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话,对他们问道:“你们可知高句丽为何要攻打大唐?”
这个理由,他们早就想过了。
无非就是野心膨胀,又或者是大唐步步紧逼。
每年都破坏他们收粮,导致高句丽的粮食减产,能不怀恨在心吗?
魏征也是想到了这一点,直接说了出来。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高句丽因为粮食减产,所以对大唐怀恨在心,从而攻打大唐?”
“对。”李承乾点头,分析道:“看高句丽如此迫不及待的要攻打大唐,说明之前我们的计策已经奏效了,高句丽恐怕粮食不多了。”
“就算沙城难啃,只要我们啃下来,不止解了沙城之围,还能够对高句丽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而且,父皇。”李承乾看向李世民道:“此次高句丽野心膨胀,竟然敢进攻大唐,联合百济等六国,可别忘了,还有一国并未参与其中。”
李世民看着舆图,瞬间反应过来了:“新罗?”
“没错。”
李承乾指着新罗道:“百济和高句丽几乎是倾巢而出,但新罗却丝毫未动,若是父皇现在亲笔书信给新罗,让他们整军进攻高句丽,大唐海军能够派十艘战船和五千精兵配合他们作战,高句丽三面受敌,他们又该如何?”
三个方向共同夹击高句丽,就跟如今的大唐一样,想必高句丽肯定很难受吧?
毕竟大唐底子厚,高句丽可没有大唐如此厚的底子。
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靖反而比较现实,问道:“太子殿下准备许诺新罗何好处,让新罗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攻打高句丽呢?”
“很简单,就它。”李承乾指着百济。
“百济?”众人异口同声喊了出来。
“没错,就是百济。”李承乾嘿嘿一笑:“新罗和百济本是同根生,奈何百济背靠高句丽,新罗背靠大唐,这两国常年摩擦,早就不死不休了。”
“若是能够顺利拿下高句丽,我们就助新罗拿下百济,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海军第二军已经前往倭国,恐怕如今已经开始攻城略地,若是倭国拿下,高句丽在我们手中,新罗只会更加依附大唐,因为大唐对它两面夹击。”
李世民点点头,看着舆图想了很久,同意了李承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