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能把特区管辖的如此之好,权万纪功不可没。
说明能力还是不错的。
李承乾对权万纪道:“权特,待会儿就跟孤和杜构去做交接,等陛下微服私访回长安,你在一同去任职。”
“毕竟杜构不了解特区,还需要你留下几个月辅佐他完成政务才行。”
“喏。”权万纪哪敢说一个不字,他知道自己又今日都是李承乾一手提把,若是当初他没有听从李承乾的,如今恐怕早就解甲归田了。
过上男耕女织的苦日子了。
解决了权万纪官职的问题,李承乾便让人开始上菜了。
不管如何,人是铁饭是钢,特别李世民他们奔波了一日回来,最需要的就是补充能量。
一顿晚膳并未喝酒,几个大男人看着都饿极了。
而长孙皇后和李丽质等人都是在另外一张桌上。
就在李承乾吃完的时候,长孙皇后忽然道:“承乾,待会儿忙完了,来母后这儿一趟。”
嗯?
李承乾不明白,可看长孙皇后并没有多说的意思,便拱手道:“喏。”
紧接着便带着权万纪去跟杜构交接了。
看着繁杂的公事,李承乾是一个头两个大,也不知道自己当初是如何制定了这么多的规矩。
但权万纪却教授的非常耐心,一步一步给杜构讲解整个特区的事项。
特别是特需要做的事情。
杜构算是大唐最年轻的三品官,虽然从小在官场长大,可特区和长安的官场不同。
所有的府衙也有所变动。
警署、医署等等。
还有各种赋税,都需要他这个特了解。
包括整个特区的运行,区域代表之类的,包括新法的废立,这些都是重中之重。
杜构刚开始还能够听懂,可越听脑子就越糊,按照以往的朝廷制度,这特区的做法完全属于大逆不道。
可就是这个大逆不道的做法,让杜构看见了新的大唐。
甚至默默觉得,大唐的天马上要变了,特区的改革已经证明了,太子殿下新的一套做法同样适用于大唐。
李承乾其实刚开始也没有把握,因为汉的王莽人称就是穿越者,他把后世的一些东西搬到了汉朝,最终没有进行下去。
自己这么做,成功与否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他知道,那就是唐比汉更好改变,因为汉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才去改变新政,百姓会不适应,官员世家都会受到冲击。
可大唐不同。
才建立十多年,这一辈人已经接受了这种政令的改变,也不在乎多变一变。
而且不是一下子改变。
一步一步的改变,先立一个特区,让大唐的百姓能够看到政令的好处。
自然百姓接纳的也容易。
而大唐的世家和汉朝的世家相比,明显汉朝世家更加的强横。
这一点李承乾也是清楚的,试探世家,多次在生意时让世家受挫,已经看出来世家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唯一担忧的就是勋贵的利益。
勋贵的强大不是李承乾如今能够撼动的,想要撼动勋贵,只能循序渐进,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