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773章 特区的经济(第1页)

第773章 特区的经济(第1页)

晚膳非常的丰盛。

李世民好久没有用过这么丰盛的晚膳了,主要是太极宫内节俭。

本来准备了新鲜酿造的宫廷玉液酒,可李世民却不喝酒。

说是要用完晚膳去海边走走。

看来是白日那人行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承乾询问道:“权特,城外应该还有夜市吧?”

“没错。”权万纪闻言,立即向李世民介绍起了夜市:“陛下,在城外的夜市非常的热闹,每日都会吸引数千百姓去玩乐,不如陛下消完食,可以去看看?”

一听有热闹的地方,李世民当即便同意道:“好,那就去看看。”

长孙无忌等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去海边的时候,他们在李承乾的眼神示意下,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李渊和他的嫔妃们让出了单独的空间。

“太子殿下,臣曾听闻特区还向大唐钱庄借了一笔银钱,不知此事是否属实?”房玄龄轻声问道。

忽如其来的问题,引得长孙无忌和李靖等人也看向了李承乾。

后者点头:“没错,确实借了一千万贯,怎么了?”

房玄龄一听借的数额,瞪大了眼,包括长孙无忌等人,也是诧异的看向了李承乾。

“太子殿下,这一千万贯,特区如何还?”

之前听说特区每年有三百万贯的赋税,想想除去开支,最起码能够还的起。

如今来到特区亲眼所见这里的便民设施,恐怕每年三百万的赋税根本不够,那一千万的债又该如何还?

其实房玄龄询问的目的也是非常简单。

太子未来肯定是要当皇帝的,那么等太子登基了,是不是要按照特区的模式来运转整个大唐。

若是如此,特区有大唐钱庄借的一千万,整个大唐又能找谁借呢?又要借多少呢?

李承乾听后,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陪同了一日的权万纪。

后者对房玄龄拱手道:“邢国公,这笔债,如今已归还了半数之多。”

闻言的众人诧异无比,看着权万纪,有种你莫要欺骗尔等的意思。

一千万贯,这次四五年的时间,已经归还了半数了?

怎么可能?

难道特区的赋税不需要用于其它的开支吗?

似乎看懂了众人的眼神,权万纪笑着拱手道:“诸位看现在的这些便民的政令实则并未花费赋税的一分一毫。”

“什么?”房玄龄瞪大了眼,十分不解的问道:“那这些钱财从何而来?难道官员都不需要放俸禄的吗?”

他可是记得,当初特区的建立,是说过赋税无需上交朝廷,官员的赋税朝廷也无需负责的。

再说了海边这些石墩子,还有今日所见整个潮州城都是水泥铺路,哪怕是码头附近也全是水泥路,这花费可不是一星半点。

权万纪属于特区第一任特,所有事情都参与了,解释起来也是比较方便。

“这些便民的政令和官员的俸禄,其实都是收租而来的。”

“收租?”房玄龄蹙眉:“如何收租?”

权万纪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夜市道:“那边夜市,共计有一千五百个固定的摊位,每个摊位每日收取三文钱,而零散的摊位,每日收取一文钱。”

“一日夜市收租最少能收两千文,这其中还不包括马车和个别摊位是由特区直营的收益。”

“在特区所有的摊位都是需要收取摊位费的,也安置了上百个马车停靠点,需要缴纳停车的费用。”

“这一块每年能够给特区带来近十万贯的收益。”

“至于便民的这些设施,主要是那些商行缴纳的,每月也就几百文对几千家商行和几百家工厂而言,也算是九牛一毛了。”说起这个的时候,权万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还有就是居民区,如今的潮州城几乎没有百姓居住了,在城外建造了无数的居民楼,按照当初拆迁一比一补偿给了百姓。”

“而百姓所在的居民楼,所有的设施都是需要缴纳管理费的,每月每户每人一文钱,有专门的商行收取这些费用,然后清理居民区的卫生和维护各种设施。”

“所以特区府衙根本就没有花费任何的赋税,至于赋税花在了何处,每年都会写奏折上报朝廷和太子殿下。”

最后一句话,也是权万纪在证明自己没有贪污舞弊的嫌疑。

听完之后,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要说长安城百姓缴纳不缴纳费用,当然缴纳。

可朝廷从未想过干这些,毕竟朝廷也穷啊。

还有商行,一千多家商行,每月缴纳几百文。

若是放在别处,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多,可在潮州城,似乎真的不多。

哪怕两百文,一千家商行,那也有二十万文了,相当于是两百贯,再加上几百家工厂。

每月相当于三百贯,一年就是三千贯。

五年就是上万贯。

水泥是太子殿下自己工厂产的,若是只支付工人成本的情况下,确实能够铺好水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