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之后,李承乾将香插入香炉之中,对棺椁道:“蔡国公放心,蔡国公府上下,孤一定会替你看管好。”
最后只用一人的声音轻声道:“之前答应你的,孤也会一一兑现。”
话毕,他看向了旁边的王泉。
王泉立即明白意思,上前一步用尖利的嗓音喊道:“奉大唐皇帝令,蔡国公功在社稷,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
“多谢陛下。”杜构和杜荷双眼红肿向太极宫方向拜道。
在场官员百人之多,都听见这道诏令。
一点也不奇怪。
紧接着李承乾对众人道:“孤今日在此立誓,只要蔡国公府上下不触犯唐律,谁敢与之为难,就是与东宫为敌,孤决不轻饶。”
“多谢太子殿下。”杜构和杜荷都知道杜如晦和李承乾所做的交易,今日又说了这番话,他们基本上被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太子殿下英明。”在座官员们齐声拱手道。
有的是为蔡国公高兴,毕竟都是杜如晦生前好友,自然希望孤儿寡母能够过上好日子。
而有的则是心中有了新的算计。
太子如此光明正大的招揽蔡国公府,日后蔡国公府出事了,太子殿下逃脱不了关系。
李承乾说完之后,便走到了一旁去跟杜构私下聊了几句。
此刻和杜如晦关系好的房玄龄,悲痛不已的走向了棺椁前,眼眶泛红,上了三炷香说了一些只有二人才能懂的话。
官员们也是依次排队上香。
小部分人则是看着不远处只有李承乾和杜构的二人。
李承乾道:“杜构,等蔡国公葬礼后,就随孤下岭南去上任吧,今日孤已经和陛下上奏书,将你调任特区特一职,陛下已经同意了。”
“至于汝弟也一同前往。”
“多谢太子殿下,只是。。。。。。。”杜构有些担忧。
自己一家全都去了特区,会不会给李承乾带去麻烦。
李承乾微微摇头,叹息道:“如今没人能给孤制造麻烦,再者说了,特区本就是孤管辖之地,调任官员合理合规。”
“好,杜构一切任凭太子殿下做主。”杜构表忠心道。
现在,他们只能抓住太子的大腿,才能够像杜如晦一般,再让杜家走上辉煌。
双方都非常的清楚,杜如晦一走,所谓人走茶凉,哪怕有陛下对杜家有情义,但也有用完的时候。
李承乾身为太子肯定不能久留,不然的话这葬礼恐怕很难继续下去,都来照顾他这个太子了。
葬礼如期举行。
七日之后,杜如晦出殡,李世民站在皇城远处眺望,眼眶红肿的伤感道:“克明,一路走好。”
而李承乾并未出现。
在葬礼上,他已经够惹人注目了,若是送殡他在去的话,那就显得太重视蔡国公府了。
更会让李世民猜忌心变重。
因为大唐周报的缘故,百姓们知道了杜如晦的生平事迹,还有有利于百姓的国策决定。
纷纷自的组织了送葬的队伍。
一路送到了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不止是那些阵亡的将士,旁边还有一些有功之臣的墓地。
他们都被百姓们香火供奉着,还有人彻夜不眠的轮流值守,这比任何墓地都要好。
只是位置小了些而已。
除了只能放进一个棺椁外,里面还立着一块生平事迹的石碑。
而这块碑则是由李世民亲自书写,工部日夜赶工花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赶制出来的。
只有陪葬的都是一些陶俑,并不值钱。
后世值不值钱就不好说了。
反正并未动用大量的劳力,这些墓地都是提前预备好的,规格几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