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730章 运粮问题(第3页)

第730章 运粮问题(第3页)

过万元正就举行婚宴。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道:“父皇怎么就是不听呢,什么年代了还赐婚。”

纥干承基有些担忧道:“太子殿下,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这话并不是纥干承基多赞同李承乾的做法,而是生怕太子殿下做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

到时候被陛下责怪就坏了。

“怎么办?能怎么办?”李承乾将信的前两张丢在了纥干承基的胸膛之上道:“孤如今在吐谷浑,还能飞回长安不成?再说了,信上明摆着说了,两位公主心意对方,是自己要求嫁的,孤能怎么办?”

对于两位年龄差不了多少的姑母,李承乾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怒气。

自己都如此为她们撑腰了,怎么就这么听话呢?

叛逆一下不好吗?

唉。

叹息一声,李承乾接着看剩下的信。

这些都是关乎于大唐集团的一些事,主要是特区那边重建有序进行,而去岁的时候大唐集团的利润确实如同李承乾所想,已经呈现了负数。

主要投资的项目太多了,各种码头和重建特区,还有借给特区的钱,一时半会儿也收不回来。

但还是按照他的意思,马周筹集了一百万贯分红。

证券商行的百姓也是沸腾了,不少百姓拿到了分红表示要一直支持大唐集团。

紧接着就是关于粮食的问题。

那就是二十万大军出征吐谷浑,粮草消耗极快,运输方面出现了问题。

从林邑到江南的粮食有些供不应求了。

也就是度太慢了。

李承乾将信揉成团,丢进了旁边的火堆之中,叹息着负手往自己营帐而去。

跟在身后的纥干承基有些不明所以。

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也不知道,毕竟没看见信的内容。

跟着李承乾回到了营帐,纥干承基无奈只能在外面守着。

而李承乾则是拿出了纸笔,咬着笔尖四十五度角仰望营帐顶端。

运输的度太慢,二十万大军的粮食有些供应不及,现在是长安城和鄯州的粮仓支撑着。

不止二十万大军,还有辽东的五万兵马,也是需要送粮草过去的。

长安城是有粮食,可按照他的想法,从吐谷浑征战到薛延陀和回鹘,没有个一两年时间肯定不行。

说不定还需要一路绕去辽东。

若是如此,三四年,四五年的时间,长安城的粮食一点点消耗,到时肯定会惹出麻烦。

最终,李承乾无奈,只能写道:水道不通,择路而行。

简简单单八个字。

虽然费用高出四五倍有余,但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曾经李承乾把粮食问题想简单了。

怪不得大唐出兵永远是以少胜多,人马的口粮消耗实在是太快了。

大唐的府兵制度,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政策。

募兵制,光每日训练的粮草恐怕都是很大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运粮的问题。

从前朝廷是没有粮食,而如今是有粮食,看运送的度太慢。

这不是增加船只能解决的问题,从林邑到江南,最快也需要三月之久,还是不生意外的情况下。

若是意外,可能船都会消失。

就比如这一次的特区海啸,就损失了两船的粮食,到现在人都没有找到。

当然这都是后面统计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