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闹到京兆韦氏如今的工地,人家没有必要为潮州特区遮掩。
就算有遮掩,大唐钱庄账目是死得,每一笔支出都是有记录的,多少百姓领取,支出多少银钱,都是有账目的。
那么裴寂提出的这种假设就很难成立。
同时他也是佩服太子殿下这种方式,不由一个部门执行,大大降低了互相贪腐的情况。
裴寂微微颔,示意马周继续。
见此,马周不假思索的继续道:“而建造的成本,水泥占了大头,因为水泥运输不易,潮州的水泥工厂还未建造,所需要的材料全都由南崖工业园,也就是如今的大唐炼铁厂运送往潮州,所需要的成本也是当初龙城的三倍有余。”
嗯?
裴寂又不太明白的问道:“既然明知道成本多出三倍有余,那么为何不在潮州先建起来水泥工厂呢?”
正常人,看见这个三倍的价格,肯定会想着节约成本。
而太子殿下竟然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能够被马周说出来,证明太子殿下肯定也是知道这个情况。
而马周笑了笑道:“某等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去询问过太子殿下,可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工期不能停,价格贵并不要紧,水路运输是由顺丰镖局承包,同样是太子殿下的产业,顺丰镖局赚钱,等同于太子殿下赚钱,但同样给朝廷上税了,还给顺丰镖局的那些镖师赚钱。”
“一举三得的事,太子殿下只是希望这一次的举动能够让商贾们看见顺丰镖局的能力,最主要的就是水泥这东西目前运用的并不是那么广泛,在潮州除了造船厂和潮州经济园需要,百姓几乎用不到这种东西,而且技术保密阶段,在潮州开设水泥厂,胡商太多,容易泄密。”
之后不需要裴寂询问,他也明白了。
水泥这东西他也知道。
要是泄露给了胡商,那么就能够建造坚固的城墙,雷霆炮都打不动的城墙,这对大唐而言并不是好事。
理由也算是说得过去。
紧接着,裴寂又询问了关于粮草的问题。
对于粮草,马周抿了抿唇道:“确实是大唐集团垫付的粮草银钱,可户部到如今都未结算。但朝廷战事吃紧,大唐集团也不能停止供应,某只知道大概的钱数,因为战事未结束,账簿只是一部分,具体的还需要询问大唐集团副总裁公孙策,他是主要负责这一块的。”
裴寂颔。
又询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便让马周离开了。
旁边记录的人整理完后,双手奉给了裴寂,跟着说了一句:“秘书长,马郎君应该是忠心于太子殿下,而且太子殿下给马郎君的工钱一年高达上万贯,他应该没有理由去贪墨银钱。”
裴寂点点头,将刚才记录的对话仔细的看了一遍。
最终叹息道:“是啊,不缺银钱,而且能力不错,确实没必要搞那些,但也不能百分百确定,还是要潮州那边调查的结果出来才能下定论。”
“对了,公孙达联系上了吗?”裴寂忽然想起来问道。
粮草问题,既然是公孙达负责,那么还是要找来询问一番的。
“回禀秘书长,已经在外面等候了。”
裴寂颔:“喊进来吧。”
就这样,公孙达被带进了屋子,坐在了裴寂的对面。
双方开始简单的寒暄。
裴寂看着手中收集的材料,开口笑问:“公孙郎君这工钱不低啊,一年少说六千贯,要是效益好了说不定有上万贯啊。”
没错,马周的年薪就是万贯,不包含效益好的分红。
而公孙达身为副总裁,年薪是六千贯,不包括效益好的分红。
若是加上分红,一年万贯肯定有。
公孙达有些受宠若惊,对着东宫方向拱手道:“这是太子殿下赏识某,也感谢太子殿下给某这次机会。”
闻言,裴寂很满意公孙达的回答。
然后直奔主题问道:“听完公孙郎君主要负责粮草调度一事,不知能否详细说一说?”
公孙达挑了挑眉。
“当然,如今大唐集团从林邑所购的粮食,除了五成留在了大唐控制粮价售卖给百姓以外,其余的都提供给了朝廷战事,每一季提供倭国十万海军粮草约为五万石,其中途消耗为一万石左右,而到达倭国的粮草有四万石。”(粮草不止是粮食,还有马匹所需的草料。)
裴寂翻看了账簿,确实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