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
清晨,冷冽空气夹杂着海河的水汽,但津门的市面上早已经活跃热闹起来。
许多摊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等到人们迎着朝阳出来讨生活时,各色的吃食摊子早已经热气腾腾。
这些摊位生意很好,就算最节俭的劳力,也要在早上吃上两个煎饼,喝上一碗豆浆或者豆腐脑,有出手大方的,还会再买上一个油炸糕,用油纸包了,到上午十点来钟再吃。
林泽跟钮三儿在街头四处闲逛。
“钮三儿,你看这津门,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钮三儿认真道:“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这都是您带来的变化。”
林泽摇摇头,“百业兴旺暂时还谈不上,至于安居乐业。。。。。。。只能说不至于饿死,只要肯卖力气,总能活下去吧。”
钮三儿笑道:“只要肯卖力气就能活下去,林爷,全华夏的老百姓都盼着这么一天呢!”
在这时候搞治理,难度还是太低了。
之所以说难度低,一方面是因为老百姓的要求低,你让他不饿死,他就觉得你圣明,你要让他吃饱了,那你说啥就是啥,你想成佛,马上就有人给你塑个金身烧香磕头。
另一方面是这时候可以刺激展的手段太多了,林泽在津门采取的方法其实很原始,很简单,手段甚至还不如后世的乡镇长来的多。
无非就是招商引资搞大基建,然后通过大基建拉动上下游的投资、消费,这种红利哪怕落到老百姓手里百分之一,也足以促成市面上的繁荣。
津门有百万人口,仅仅一个港口工地就有数万人,这数万人要吃要喝,了工资要买东西,盖房子需要砖头,穿衣服需要布匹。
而且这个市场相对封闭,这年头哪里的市场都相对封闭,所以大量的需求刺激本地产生更多的供给,而更多的供给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就业又提升了收入,进而再带动消费。
但津门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
肯定不是。
先,津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被打破,食利者仍然是小民获得更好生活的最大阻碍。
就拿八大家来说,他们动辄拥有几条街的房产,津门城里的百姓有自己房产的只是少数,租赁居住的比较多,光房钱就占了收入的一大笔。
另外就是城中的铺子,凡是好地段的商铺,几乎都被大家族、大商人和实权势力掌控,不用说别人,林泽现在就是津门最大的不动产持有者。
但这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解决。
既然没法解决,那就只能加快跑,只要展的够快,这些问题就暂时不会暴露出来。
当间谍当到要考虑治理问题,也是没谁了。
街角的耳朵眼炸糕摊子上,一群孩子在排队。
有的一看穿着打扮就是富家少爷,也有的明显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林泽见状笑道:“钮三儿,我有个明,叫零嘴经济学,来买零嘴的孩子越来越多,津门的市面就越来越繁荣。”
钮三儿若有所思,他打算回去以后把林爷的这些理论整理出来,不成想到后世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手稿被公开,人们对林泽的崇拜又加深了许多。
………………
ps。已收到通知,本书将改编成短剧,可惜改编内容和演员我也没法做主,让我们一起期待短剧早日上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