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您大概不知道,宁王送给您的法帖和珊瑚,都是我们家的吧?”
曹国丈闻言,倏然瞪大了眼,再也顾不上沙土眯眼,隔着一层泪水狠狠的瞪着秦宜宁,喉咙里发出困兽一般的低吼。
秦宜宁却是爽快的笑了起来。
“所以说,你这种脑子,千万不要试图与我父亲斗智!你以为你用户部贪墨的案子将我们家狠狠压制住了吗?起先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直到我在父亲的书房里不见了他心爱的颜真卿真迹,再想到你对书法的喜爱,再联系宁王忽然跑去你门前示好,我就猜到会有现在了。曹炳忠,你死的不冤。”
“呼、呼!”被点了穴的人说不出话,身体也动弹不得,只有喉咙能够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嘶吼。
曹国丈明白了,可是也明白的太晚了!他对自己太过于自信,所以低估了“智潘安”的存在。他忘了,智潘安的智慧并不是浪得虚名!
晚了,一切都晚了!
众人听了秦宜宁的话,虽然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却也知道曹国丈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因为中了秦槐远的计。
至此,所有人对秦槐远都没有了怀疑,只剩下感激!
“打死他,打死他!”
女眷们再也忍不住,一拥而上,对着僵硬在地的曹国丈拳打脚踢,甚至是狠狠的用牙齿撕咬他身上的皮肉,咬的鲜血喷溅也不肯松口。
大舅母干脆抓着曹国丈的头发狠狠的往地上撞去。
“你这个混蛋,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你还我夫家的命来!你还给我鸣哥儿的命来!”
孙氏则是寻了一根门闩,狠狠的砸在他的腿上和身上。
他至今也忘不掉孙家被抄家当日,在定国公府门前与父兄的诀别。从那以后,家族的破败成了她所有厄运的缘由,父兄的亡故让她没有了依靠,成了她无数夜里哭着惊醒的噩梦。
早已无处可以宣泄恨意,今日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所有的女眷们都围了上去,直到将人打死了,还在愤怒的捶着曹国丈的尸首,恨不能直将人捶成肉泥。
定国公夫人并未出手,只是面带微笑在一旁定定的望着,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握着拳,指甲将手心掐破了皮流了血也不自知。
这看着地上蔓延的鲜血,压在她心中的怨恨终于慢慢散去,变成了怅然。
“宜姐儿。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这段日子活下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
定国公夫人转回身,牵着秦宜宁的手往后头走去,那四个陌生的男子也紧跟其上。
穆静湖见状便也跟在秦宜宁的身旁。
定国公夫人续道:“如今大仇得报,心里却好似一下子空了,这段日子咬牙坚持下去的那口气也松了,一下子都不知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了。”
“往后的日子自然是要寻个安静所在,带着舅母、嫂子们,幸福的过往后的日子。能够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能够偶尔想起外祖父、舅舅和表哥们,将他们没来得及看到的人世间看一遍,便算不虚度此生了。”
定国公夫人闻言停步,拉过秦宜宁的手握在手中,“你说的对。大仇得报,我也不该继续执着仇恨,逝者已矣,就算再不甘心也是惘然。生着能做的,唯有活下去而已。”
“是啊。”秦宜宁微笑。
定国公夫人望着秦宜宁清亮的双眼,笑着道:“那么,宜姐儿,往后青天盟,外祖母就送给你,可好?”
秦宜宁闻言愣住。
定国公夫人身后那四个男子也都愣住了。
定国公夫人回身望着那四个人,笑道:“当初我挑了青天盟的头,一则是因为我们定国公家的号召力能够聚集更多的同道中人。二则也是我的一点小心思,希望能够借助青天盟的力量来报仇。盟众之中大多数人为的都是推翻暴政,以报大仇。”
“盟主……”为首那位三十出头,身材高大的汉子叹息道,“您的意思我们明白。只是秦小姐到底还是安平侯府小姐的身份啊!她父亲是管,咱们却是贼……”
“我这个外孙女足智多谋,有足够的头脑带领着大家走上正确的路。且咱们青天盟的初衷,为的是还给天下百姓一片青天,为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而秦家安平侯的为人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初衷与秦家的行事作风也并不冲突。”
说到秦槐远的为人,四人也不得不信服的道:“安平侯的为人的确令人称道,很多人做了官儿便移了本性,安平侯却是宠辱不惊,多年来一直都是那般人品端正、爱民如子,而且安平侯的智慧也的确非等闲之人能及。”
若是他们的盟主有个在朝中有人脉有关系的父亲,他们也能够更清晰的把握住行动的方向,这倒真的是一件好事。
父亲被夸赞,秦宜宁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可前提是外祖母不要将青天盟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交给她啊。
“外祖母,我虽有一些小聪明,却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若说要我做青天盟的盟主,那着实是太过勉强了。何况青天盟盟众众多,就是朝廷家为官的那些人性格还各不相同呢,我一个小姑娘家的,哪里有本事管理那么多的陌生人?又哪里有那个本事来统御青天盟?您就别为难孙女了。”
“我知道你的顾虑,其实,我也有一些事要与你们说。”定国公夫人闻音知雅,转向那四个男子,续道,“咱们青天盟的势力,如今不该再继续壮大,不该吸取更多的百姓盟众了。”
四人闻言都有些惊讶。
“人多了,心难免不齐,咱们最初的目的,只是想将一群有志之士聚集在一处,一旦有如曹国丈和妖后那种人,皇家不出手,咱们就可以出手。天下太平,咱们便为民,若路见不平,咱们也可以振臂一声呼。”
“只是,咱们如今盟众过多,其中难免会混进一群浑水摸鱼的人,也难免就没有人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与咱们当初为百姓打抱不平的初衷相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