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一军士兵乘胜追击,拿下了周围另外四个小炮台。
解决了大连市最难啃的炮台,一旅长留下18旅几支连队留守这几个炮台,大部队随即向大连市纵深推进。
这时候,一旅大部队已经从营口方向向大连市纵深推进。三旅大部队也从安东方向向大连市纵深推进。
双方与日军大部队在大连市内打起了残酷的巷战。
进攻炮台的18旅大部队随后进攻位于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的土城子。
土城子西临渤海,东有丘陵为屏障,是大连通往旅顺的重要通道。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18旅士兵成功收复土城子。堵住了大连日军退往旅顺的一条重要通道,为日后收复旅顺打下基础
三旅士兵则进攻炮台山。
大连中山区的炮台山始建于清朝末年,是大连湾海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侵华日军为抵御美军从海上登陆大连,对炮台进行了重建筑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一军航空兵对中山区炮台山展开了猛烈的轰炸和扫射,将日军的表面工事大部分摧毁。
三旅士兵在火箭兵和迫击炮兵的密切配合下,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终于拿下了中山区炮台山。
接住三旅士兵越过炮台山,直接向大连港,中南路,迎宾路,山峦街等大连市纵深推进。
整个大连市四周都是激烈的枪声。
日军驻满师团,独立守备大队和海军陆战队在一军航空兵的空袭下疲于应付一军三个旅的进攻。
陆航一大队在大连市巷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兵分几路,协助三旅,18旅,一旅的士兵进攻龟缩在城市里的日军。
金雕4号,金雕5号无人机在前面充当急先锋,一旦现日军的火力点随即扑上前去摧毁。大大减小了一军部队士兵的伤亡。
经过两天艰苦卓绝的激战,大连市的大的战斗基本上结束,各地陆续还传来零星的枪声。
守备部队各部队主力陆续向旅顺方向集结,准备收复大连市剩下的最后一块硬骨头——旅顺。
旅顺口区位于大连市的正西偏南方向,是大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黄海、渤海),仅北部通过狭窄的旅顺地峡与大连市区相连,形成“一夫当关”的地理格局。
一军的大部队进攻时需突破狭长通道,兵力铺不开。
而且旅顺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周边海域有老铁山、黄金山、老虎尾半岛等地形遮挡。
历史上旅顺长期修建炮台、堡垒等防御工事(如旅顺口炮台群)。
日军占领旅顺后,又对各炮台进行了加固,可有效封锁海面,抵御海上进攻。
由于陆航一大队金雕5号无人机的巡航导弹还没有到位,一军的海军和陆军暂时没有对旅顺港起进攻。
但是旅顺港已经风声鹤唳,街道上每天都有来回奔跑的日军士兵,一场大战随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