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以为事情稳了,没想到玄凌却摇头:“阿柔已经开始学习打理宫务了,就给阿柔一些时间。”
“淑妃一向柔弱,不宜太过操劳。”
“母后,儿子这一回来,为的是娴妃的事。”
太后直接被拒绝,心里气的不行,但也没法子。
玄凌自从摄政王死后,就专门跟太后唱反调。
要是太后坚持己见,那玄凌就会冷下脸问:“母后说好了后宫不得干政。”
太后憋屈的问:“宜修怎么了?”
玄凌回道:“朱夫人善解人意,为宜修求情,儿子降宜修为更衣,幽居其于昭阳殿。”
太后倒是松了一口气,只是贬为更衣,那就有机会再出来。
玄凌离开后,太后很是不甘的说:“若是摄政王还在,皇帝还会这样不在乎哀家的话吗?”
竹息不能说皇帝的不是,只能宽慰起太后。
淑妃没得到宫权,气的把手里的帕子都绞烂了。
吉祥安慰淑妃:“再等几个月,等皇后娘娘月份大了,就有心无力了。”
“娘娘晚上几个月接手宫权,也无大碍的。”
淑妃当然知道,可她不甘心。
明明是她先认识的玄凌,却有这么多的女人跟她争。
朱家姐妹都有了玄凌的孩子,就她一个没有,她真的不甘心。
不过,淑妃暂时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隐忍起来,再接近柔则。
几日后,陶令安好的差不多了。
来到正殿后,看柔则在桌边看账本,陶令安笑道:“身为皇后,若是整日做这些功夫,那也只是在当一个管家。”
柔则同意这个说法:“母亲说的是,等女儿生下孩子后,便会做一个合格的皇后。”
“管理后宫,召见命妃们,了解前朝的动向,知道百姓的所求,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照顾孩子。”
陶令安就知道柔则不会让她失望,只要柔则愿意去做一件事,必是会做的十分完美。
柔则伸出胳膊,靠在陶令安的身上,半晌后谢道:“谢谢母亲,留下了宜修。”
陶令安摸了摸柔则的头:“再如何,母亲也养了她多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如何,她也是你的妹妹。”
“只是,你得答应母亲,往后万事谨慎,防人之心不可无。”
柔则应下:“经此一事,女儿才知道后宫生存的凶险。”
“从前总想着姑母在,妹妹在,天大的事也不怕。”
“可是梦总是会醒的,女儿要靠自己给孩子撑起一片天。”
为母则刚,陶令安是,柔则亦然。
陶令安很欣慰,也不后悔在桃仁茶里下了微量的砒霜。
苦肉计虽然苦,却实在是管用。
圣旨到了昭阳殿,宜修根本不信:“不可能,我是娴妃,我将来是要做皇后的,我怎么会成了更衣。”
“不,这都是假的,我要见太后,我要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