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朱棣有些沉默。
站在朱祁钰的角度来说,朱祁镇回京,该如何处理确实是个问题。
若是直接杀了朱祁镇,此举必将沦为诟病。
最好的办法,也确实是幽禁南宫。
只是哭了朱见深,年仅五岁的孩子,被命运裹挟,成为朝堂内斗的牺牲品。
。。。。。。
【七年后,朱祁镇动夺门之变,再次成为大明集团董事长。】
【十岁的朱见深终于苦尽甘来,重新加入老板预备役,学习儒家经典和治国之道。】
【但童年阴影始终无法磨灭,他变得敏感多疑。】
【连生母周皇后都要防备,唯有万贞儿能让他感受到一丝温暖。】
【主仆之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质变。】
【他几次提出要娶万贞儿为妻,都被父亲拒绝。】
【1464年,朱祁镇离世。】
【年仅17岁的朱见深,一上位就提出要娶万贞儿,再次被拒绝。】
【当时公司大权在母亲周氏和大秘书牛玉手上,他只能妥协,先处理老爹朱祁镇留下的那堆烂账。】
。。。。。。
洪武年间年间。
朱元璋忍不住叹了口气。
朱见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啊!
只是朱见深提出要娶万贞儿,那必定会被拒绝。
一介宫女,出身低微,且年龄相差太大。
纵使与朱见深有着再多陪伴之谊,但与其太子身份也极不匹配。
民间的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更何况是皇家呢?
万贞儿的出身和年龄,显然不符合太子妃的标准。
朱见深再次被立太子,其婚事便是政治筹码,是平衡朝堂势力的工具。
且明朝后宫中,还有着明确规定,妃嫔甚至皇后都不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
这是为了防止母子关系过于亲近,可能会导致皇太后干政。
皇帝就必定不会让皇子和身份低微的宫女有过多的羁绊。
所以,在婚事上,朱见深根本不可能随心所欲。
若是朱见深执着于娶万贞儿,那必定是无比艰难。
。。。。。。
成化年间。
朱见深轻哼了一声。
万贞儿,他是一定要娶的!
纵使父皇和文武百官反对又怎样!
他两岁时,万贞儿便开始照顾他。
他两次被废立,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都是万贞儿一直陪伴着她。
他依赖她。
而他一天天长大,他逐渐痴迷于她。
他完全无法想象没有万贞儿的生活。
万贞儿不仅是自己的亲人,也是自己的爱人。
他知道,将万贞儿封为皇后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他誓要娶她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