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出的第62天午后来到贵州铜仁的青溪古镇。
我们这一天从清早出,一直都在上坡、下坡,来到青溪古镇时,又累又饿!
不过,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顿美食更能安抚情绪的了!
吃完饭后,大家回到客栈,都没有出外,争取时间休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太阳近西。
我们来到了饭店,中午的时候,三叔他们就跟饭店老板商量,说我们晚上想吃一些当地侗族人爱吃的地方菜,老板说没有问题。
饭店老板给我们准备了社饭、米豆腐,还有糖麻圆。
据说社饭是当地侗族人的传统美食,糯米需先浸泡大半日,再与野葱、腊肉等一起蒸煮,由于制作时间长,一般在逢节过节才会煮上一锅。
社饭吃起来很香,糯米的粘糯与腊肉的肥美酥香合二为一,再加上野葱的清新,真是无敌美味!
每个人都吃了两碗社饭,有些男孩还吃了第三碗。
社饭,我吃起来觉得有点像广东人的糯米饭。
广东人的糯米饭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先用糯米与梗米或籼米以1:1的比例,煮成熟饭备用;再将腊肠、腊肉、冬菇切碎,还有虾米、兆柱,烧热铁油钁,将上述的材料翻炒至香气扑鼻熟透,关火前加入一把葱花;然后将这炒好的料加入煮好的糯米饭中,搞匀,就可以舀进碗里吃了。
另一种做法,则是先将糯米先泡半日,滤干水分备用,烧热铁油钁,加入米翻炒至半熟,再加入腊肠、腊肉、冬菇切碎,还有虾米、兆柱,一起炒至全熟。这样炒出来的糯米饭叫生炒糯米饭。
一般来说,煮好再加入炒料的糯米饭,没有生炒糯米饭油,而生炒糯米饭就比煮的糯米饭要香,有时生炒的糯米饭还故意带点焦,吃起来很脆口。
米豆腐是青溪镇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的米豆腐,配以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等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
米豆腐其实是用当地产的粘米做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糖麻圆作为最后上的一道小吃,焦黄透亮,色泽诱人,撒上芝麻更香,外酥里嫩,糯绵香甜,一点也不粘牙。
糖麻圆是用糯米粉做材料制作的。
吃完饭的时候,太阳也下山了。
走出饭店,就感觉气温明显低了几度,我们都回到客栈休息。
在客栈里,隐约听见窗的外边有呜咽声。
推窗观望,河上漆黑一片,但风吹动了窗户。
见我有点奇怪,萧遥剑对我说:这种风就是“山风”。
什么?山风?
萧遥剑说:对!在群山中的谷底平地,才会有这种风。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说的就是这种风。
我听了,不禁唉呀一声!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假如你独自一个走在野外,忽然前边的树林左摇右晃,似乎有人在拨动想走出来!
即使内心足够强大,想来也不免让人感觉汗毛竖起。
我忽然想到什么,就问萧遥剑:你说的这种山风,是否就是落山风?落山风卷暮云低,残照荒丘草木凄。古道无人沙自舞,寒鸦数点向林栖。别说,古道无人沙自舞的情形,怪吓人的!